美國當地時間3月29日,美國食藥管理局(FDA)批准了允許醫院有限緊急使用氯喹/羥氯喹治療中共肺炎(新冠肺炎)病人,為這種便宜的抗瘧疾老藥用於對抗目前肆虐全球的中共病毒正式背書。在目前既無疫苗又無特效藥的情況下,這種容易獲得的便宜藥獲FDA快速許可,顯然給了在大瘟疫中恐慌的民眾一線希望,也讓疲於抗疫的各國政府,感覺有了一點依靠。目前印度、義大利、匈牙利等多個國家,為保自己國家使用,已經開始禁止出口羥氯喹類藥物。
不過(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對中共病毒是否有療效?效果有多好?羥氯喹是否真的有免疫預防作用?目前的臨床試驗都得到了些什麼結果?還需要如何去驗證?羥氯喹的副作用怎麼樣?用於抗病毒或免疫預防應該是什麼樣的用量?最被看好的瑞德西韋和克力芝,臨床試驗進行的怎麼樣了?
利大於弊可急用 FDA如是說
FDA緊急授權是因為使用這兩種藥「潛在利益大於風險」。儘管FDA正在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但因為這種臨床試驗通常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才通過了此次的緊急授權,這在FDA史上也很罕見。
FDA說,「基於現有的全部科學證據,有理由相信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可以有效治療新冠(中共)肺炎」,「但需要進行臨床試驗提供科學證據。」FDA要求,開藥的醫院和醫生需要向FDA報告不良副作用,並在開處方時警告患有心髒病、低鉀和其它問題的患者,有關藥物的副作用和危險。
FDA在批准信中明確表示,授權僅限於從國家戰略庫存(SNS)向公共衛生機構提供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供醫生開處方給感染中共病毒的患者使用,但不包括長期的免疫預防用途。而國家戰略庫存,是指政府用於公共衛生緊急狀況的醫療用品。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證實,已收到諾華(Novartis)公司捐贈的3,000萬劑硫酸羥氯喹和拜耳(Bayer)捐贈的100萬劑磷酸氯喹,可供100萬名中共病毒感染者使用。
FDA明確指出,磷酸氯喹沒有通過任何認證,硫酸羥氯喹只是通過FDA其它用途(如瘧疾)的認證,具有與其相關的認證標籤和授權說明書。
特朗普力薦「上帝的禮物」 小規模臨床試驗結果樂觀
特朗普總統在3月19日的白宮簡報中首次提到羥氯喹,表示「對此藥感覺很好」,之後又多次在推特上發文,推薦硫酸羥氯喹與阿奇黴素共用,有對抗中共病毒的潛在良好療效,稱它們為「上帝的禮物」和「遊戲規則(形勢)的改變者」。
目前中共病毒仍在全世界肆虐,疫苗的臨床試驗至少需8個月,再加上沒有任何特效藥,各個國家面對疫情除了實行隔離以外,似乎都束手無策。所以對老藥的利用,可能是大疫當前醫藥界最佳的選擇。這也是已知有抑制免疫風暴及幹擾病毒進入細胞的氯喹/羥氯喹引起多方關注的主要原因。
之後,福克斯電視台報道了一名企業家、52歲的賈第尼耶裡(Rio Giardinieri),在感染中共病毒生命垂危時,主動要求醫生開處方使用羥氯喹,最後恢復健康的故事。
雖然媒體也報道了亞利桑那州一對老夫妻,因使用了用於清潔魚缸的氯喹而喪命的事情。但因這個例子與特朗普推薦的藥用羥氯喹沒有關係,似乎並沒影響到各種臨床試驗的相繼進行。
在這類規模較小的臨床試驗中,大多數都證明硫酸羥氯喹對中共病毒有抑制作用。
特朗普總統推薦中引用的法國拉烏爾(Didier Raoult)團隊,對26名中共病毒感染者進行治療的研究成果,顯示硫酸羥氯喹對中共病毒有效,而抗生素阿奇黴素則增強了療效:只服用硫酸羥氯喹的患者,治療6天後70%病毒消失;與阿奇黴素合用的患者,6天後新冠病毒檢測全部轉成陰性。但這個實驗結果,因為樣本數量太少,以及沒有進行對比試驗而尚存質疑。
不過,感染了中共肺炎的法國尼斯市市長埃斯特羅斯(Christian Estrosi),3月23日在接受法國BFM電視採訪時證實,他染病後就是用了硫酸羥氯喹,幾天後退燒,且副作用不大。他呼籲民眾相信拉烏爾的研究成果,允許尼斯市的醫生給確診病人開處方藥。
在這些試驗中最成功的,大概要數紐約的一位家庭醫生弗拉基米爾·澤倫科(Vladimir Zelenko),據他上周發表在《環球研究》上的給全世界醫生的公開信,稱給中共肺炎感染者配合使用羥氯喹+阿奇黴素+硫酸鋅,有500名患者康復。
他的團隊給其所在地區Kiryas Joel大約350名患者,和紐約其它地區的150名患者,提供了上述的硫酸羥氯喹門診治療。根據團隊自己以及相關醫療團隊提供的資訊,得到的結果是沒有人死亡、沒有人住院、沒有人插管。除大約10%患者有暫時性的噁心和腹瀉反應外,他沒有聽到其它任何負面副作用的反饋。
他在信中列出了這三種藥物合用的藥理,並表示藥物的選用是以法國拉烏爾團隊的研究為基礎並加以改進的:首先羥氯喹可以幫助鋅進入細胞,而鋅會減慢細胞內的病毒復製;阿奇黴素的使用,則應該是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
他還列出了這三種藥的用量和用法,以供其他醫生參照:
1.羥氯喹200毫克,每天兩次,連續5天;
2.阿奇黴素500毫克,每天一次,連續5天;
3.硫酸鋅220毫克,每天一次,連續5天。
對於接下來要進行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3月17日在官網發出消息,招募1,500人參與臨床雙盲試驗。紐約州也在3月24日進入較大規模臨床測試程序。
白宮抗疫特別工作組成員安東尼富奇(Anthony Fauci)認為,小規模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要進行一定規模的測試、才可以得出更一致和可驗證的結果。所有這些潛在療法都需要進行適當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然後才能明確它們對於一種或多種冠狀病毒的療效。
越來越好 羥氯喹治療中共肺炎三部曲
從目前報道出來的臨床試驗,能清楚看到硫酸羥氯喹治療中共病毒的發展軌跡:最初只用羥氯喹,之後用羥氯喹+阿奇黴素的組合,再到紐約家庭醫生門診治療時加上硫酸鋅來提升整體的治療效果。
最早使用羥氯喹治療中共肺炎的,大概應該是海外自媒體《路德時評》在1月29日節目中披露的一個病例。
這位姓墨的材料科學家(墨博士),詳細地報告了他岳父在感染中共病毒幾近病危時,情急之中決定試用硫酸羥氯喹,劑量14.5毫克/公斤體重(800毫克/天),最後終於被從死亡線上拉回。這大概是第一個自行使用羥氯喹治癒中共肺炎的臨床病例。
在他的記錄中,墨博士描述了岳父的用量、體溫和其它症狀。不過,墨博士也說,雖然病人隨著用藥改善明顯,但仍不排除是自行好轉。之後又有路德節目的觀眾使用這個藥方,也救回了家人一命。
墨博士也專門提醒,羥氯喹與莫西沙星有藥物交互作用,所以停用莫西沙星後才能使用羥氯喹。而莫西沙星是武漢治療中共肺炎的推薦用藥,如果同時再用羥氯喹,恐怕就沒有療效。
法國拉烏爾團隊發表在3月20日《國際抗菌劑雜誌》上的文章,加進了抗生素阿奇黴素,以對抗二次細菌感染,結果顯示增強了療效。
而紐約家庭醫生澤倫科在此基礎上加硫酸鋅的更新版本,則是基於鋅可減緩病毒在細胞內的復製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澤倫科醫生的處方,把前面單用羥氯喹以及羥氯喹+阿奇黴素的羥氯喹的用量,從800毫克、600毫克,減到了400毫克。在這個處方裏,羥氯喹似乎變成了硫酸鋅的輔助藥,幫助鋅進入細胞,然後依靠鋅的作用減緩病毒在細胞中的復製,而羥氯喹的用量,只是一般預防的量;而在其它兩個處方裏,主要依靠的都是羥氯喹的藥理作用。
中國對氯喹的研究 結果「不一致」
2月4日武漢病毒所和北京藥理毒理研究所胡志宏等人(包括石正麗),進行的體外實驗顯示,氯喹和瑞德西韋對中共病毒有效,但因為不是臨床試驗結果,缺失可信度。
在另外一項小型研究中,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3月6日發表的文章中稱,發現羥氯喹並不比常規治療更有效。這裏作對比的,是常規治療與常規治療+羥氯喹,常規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吸氧、對症支援治療,使用抗病毒藥物如α干擾素霧化、口服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克力芝)等,必要時還外加抗生素。
且不說這裏的常規治療是否會幹擾羥氯喹的療效(比如莫西沙星就有幹擾作用),單說羥氯喹的用量400毫克1次/天,達不到在細胞中起作用的量,按照前面的推薦量,400毫克只是預防量,很難起到治療作用。
在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中日友好醫院曹彬團隊的研究,發現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合用藥(克力芝)並不能提高中共病毒感染者的生存率或恢復速度,否定了復旦大學團隊對於克力芝作用的結果。
儘管沒有臨床試驗報告,但包括防疫專家鍾南山和上海衛健委都肯定了氯喹/羥氯喹對中共肺炎的療效。目前,磷酸氯喹已經被中共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作為推薦用藥收錄。
抗中共病毒三劍客 兩個難指望?
在所有的醫藥工作者們把眼睛轉向那些老藥的時候,《科學美國人》雜誌在3月31發表一篇文章,集中討論了抗擊中共病毒期望最高的三劍客——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抗瘧疾藥氯喹/羥氯喹,以及抗埃博拉的新藥瑞德西韋。這三種藥物中,只有瑞德西韋還沒有通過FDA認證。
但不管它們是否經過認證,或者經過了怎樣的體外和動物實驗,要想驗證他們是否可以用來抗擊中共病毒,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至少要進行安全有效劑量的檢驗。
中共剛剛對外披露疫情在武漢爆發時,美國2月4日就給中國送去了瑞德西韋,雖然中國藉此機會搶先註冊了瑞德西韋,但直到現在,也沒能做出可信服的臨床研究成果。
據中國媒體報道,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在中國遭遇患者樣本不足的問題,所以到現在也無法進行。報道引用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牽頭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的話說,現在招募病人變難,不僅因為病例減少,還因為被其它研究擠了試驗資源。
瑞德西韋在美國的臨床試驗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因為要求較高,吉列德公司的臨床試驗還沒招到所需的700人。瑞德西韋臨床實驗的入組病人需要30天內沒有參加任何其它臨床試驗。
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成熟所需酶的抗艾滋(HIV)藥物克力芝,在中國已經完成了臨床試驗。這個也是由曹彬帶領的團隊完成。199名實驗者的數據顯示,使用克力芝的重症患者,死亡率高達22%,甚至高於一般治療的死亡率。這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文章得出的結論:克力芝(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合劑)並不能提高中共肺炎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復的速度。
這個結論給世衛很大打擊,不過世衛組織對此還不死心,3月18日主導十個國家參與中共肺炎的臨床試驗時,還是把克力芝作為四種試驗藥物之一——瑞德西韋、克力芝(包括再加幹擾素β),以及硫酸羥氯喹和磷酸氯喹。
世衛組織沒有因為毒性更強而排除磷酸氯喹,可能也是因為中國主要使用磷酸氯喹,現在兩種氯喹藥物都列入了臨床試驗的名單,可見對最近小型臨床試驗和零星、分散的實驗結果,看法並不負面。如果針對這兩種便宜的大眾藥的大規模臨床試驗能夠很快有進展,可能真的為全世界做了貢獻。
當然,世衛組織贊助這些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正說明在中國的臨床試驗沒能提供足夠(可信)的數據,「採用不同方法的多次小型試驗,可能無法明確提供我們所需要的、哪種治療方法可以挽救生命的有力證據。」現在隨著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對一些老藥的臨床試驗也都移到了海外。目前已經簽署的國家是:法國、西班牙、瑞士、挪威、加拿大、南非、阿根廷、巴林、伊朗、和泰國。
氯喹/羥氯喹既能抗病毒又能預防
與克力芝和瑞德西韋相比,羥氯喹不僅僅是抗病毒藥物,能抑制病毒通過胞吞作用侵入人體細胞,作為免疫抑制劑,還可緩解病毒在病人體內引發的免疫風暴。
蛋白酶抑制劑克力芝和RNA聚合酶抑制劑瑞德西韋,抑制中共病毒的機制非常簡單,但是氯喹/羥氯喹的作用機制就非常複雜,主要有三個方面:
*氯喹/羥氯喹抗擊病毒的主要有效機制,是提高細胞膜表面的pH值,從而抑制病毒和細胞膜發生融合,抑制細胞的胞吞作用而形成內吞體,並可抑制病毒在細胞內的成熟和釋放過程。
*氯喹/羥氯喹是通過改變ACE2受體的糖基化修飾,而降低ACE2受體與病毒棘突蛋白間的結合力,這對羥氯喹的劑量要求很高。
*氯喹/羥氯喹作為免疫調節劑,有利於緩解病人體內的自身過度免疫反應,避免細胞因子風暴。
氯喹/羥氯喹既可用於治療,又可用來防護,而這個防護、治療作用與其劑量成正比。比如400毫克羥氯喹的劑量是用於預防,而800毫克的羥氯喹則是用來治療。
氯喹/羥氯喹的藥理作用都比較廣泛,最早可用於治療瘧疾、紅斑狼瘡和類風濕關節炎。
氯喹/羥氯喹廣泛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是通過對不正常免疫活動的調節作用,有效地控制炎症,使迴圈免疫複合物水準降低,類風濕因數減少,從而發揮抗風濕作用。
中共肺炎病人死亡的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ACE2下調觸發的多器官衰竭,還有肺部炎症引發細胞因子風暴觸發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而羥氯喹則能夠抑制細胞因數風暴的發生。
如何安全使用羥氯喹治療和預防中共肺炎
氯喹和羥氯喹抗病毒和調控免疫反應的機制是一樣的,但羥氯喹的副作用比武漢病毒所發佈的磷酸氯喹要小,而且羥氯喹更容易買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羥氯喹安全劑量,最高可用到1200毫克,幾個臨床試驗裏的有效治療劑量都是800毫克。
如果你沒有症狀,只想預防,把氯喹/羥氯喹當作免疫調節劑來使用,就使用抗瘧疾的低劑量,250毫克氯喹或者400毫克硫酸羥氯喹。
如果有症狀或者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就使用500毫克氯喹或者800毫克硫酸羥氯喹的抗病毒劑量。因為硫酸羥氯喹的副作用比磷酸氯喹更小。
如果把氯喹/羥氯喹作為抗病毒藥物使用,建議趁症狀輕微時儘早使用,這樣羥氯喹的劑量低,副作用也就小。等到出現嚴重肺損傷時再用氯喹/羥氯喹,就很難有好的效果。
在使用氯喹/羥氯喹抗病毒時,要考慮病人的病毒負荷、慢性病背景、體重、心肺肝腎功能等情況:
*病人的體重越輕,劑量相應降低;
*如果病人有慢性病或者心肺肝腎功能受損,需要相應調低劑量;
*如果病人的病毒負荷很高,安全劑量的氯喹/羥氯喹無法有效抑制病人體內的大量病毒,這時候需要考慮合用利巴韋林、克力芝或法匹諾韋等抗病毒藥物。硫酸羥氯喹和利巴韋林、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法匹諾韋這四種藥物沒有相互作用。
鑑於氯喹/羥氯喹兼具抗擊病毒和預防的功效,價格便宜,容易買到,所以在沒有其它藥物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它們,但一定要掌握好劑量,同時注意(硫酸)羥氯喹的毒性和副作用要比(磷酸)氯喹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