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今日(22日)發表新一份《數據透視》報告,提及香港雖然是全球唯一擁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但本地研究人才嚴重短缺,香港在創新方面的全球排名,從2020年的第11位降至2024年的第18位。報告指,研究生就業前景並不明朗,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比例偏低,本地大學在招聘初級教員時偏好非本地研究生。

報告指出,去年香港每百萬人口僅有4,809名研究人員,遠低於南韓(9,467人)。香港在全球創新能力的排名自2020年由第11位下跌至2024年的第18位,主要原因是知識及技術產出的表現較為薄弱。

研究生人數方面,香港自2003/2004學年起取消非本地研究生收生限額,自2009/2010學年以來,本地研究生數量減少38.2%;2024/2025學年僅錄得1,384人,佔總研究生人數比例由2009/2010學年的35.4%降至12.9%。與此同時,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生人數大幅上升,佔總數達80.1%。

報告分析指,本地研究生的就業前景並不明朗。在2022/2023學年,獲資助的大學研究課程畢業生中,僅有63%於畢業後6個月內找到全職工作,顯著低於學士畢業生的71.8%。儘管政府於2020年重整「研究人才庫」計劃,至今批出逾1.4萬宗申請並投入72億港元資助,研究生在STEM領域(即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就業配對率仍偏低,僅有11.6%的研究生成功從事與其學科直接相關的工作。

報告直言,本地研究生若要在學術界發展事業,亦非易事。雖然過去10年本地大學教職員總數增長43.6%,但初級教學職位增幅僅為10.1%。再加上大學招聘傾向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或國際背景的教員,在招聘初級教員時,較為偏好非本地研究生,間接地減少本地研究生的學術工作機會。

另外,本地工商界在研發上的投資增長緩慢是主因之一。2019年至2023年間,工商界的研發投資僅由116億港元微升至130億元,在全港研發總支出中所佔比重反而下降,由44.1%跌至39.3%。

政府計劃於2025/2026年度推出總值30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並已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包括涵蓋大灣區校園畢業生。2023年該計劃的獲批宗數大幅上升151.1%,其中88.3%為碩士畢業生。@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