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中共國安部和保密局針對所謂涉密、間諜案爭相發文,拋出「間諜」案例。分析認為,中共這類幕後維穩機構陸續走上前台,已不掩飾其邪惡本性,而這些部門也存在爭權奪利的問題。

中共國家保密局(簡稱保密局)11月11日在微信公眾號發文談所謂境外勢力的「間諜滲透和情報竊取」,聲稱近年境外間諜專門針對大學生的策反活動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文章舉了一個2005年的舊案例,指有博士生向境外間諜提供7幅中國涉密地形圖,獲利4萬元(人民幣),獲刑15年。

中共保密局最近才從暗處走出。10月10日該局曾首度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指有媒體將「參考密件」中的敏感內容加入新聞報道,洩露中共機密。

中共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保密辦)和保密局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現由中共中央辦公廳管理。現任中央保密辦主任和保密局局長是李兆宗。

此前,自陳一新2022年10月掌管中共國家安全部(簡稱國安部)之後,原來低調的國安部開始高調,經常跨界在外交、經濟等領域大談「國安問題」。

就在今年11月10日,中共國安部於微信公眾號發文稱,一名國企員工長期訪問境外網站,因觀看所謂「涉政治謠言」影片並下載傳播而被逮捕。該文還批評網民「違法」使用「翻牆」軟件訪問境外網站,「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云云。

11月9日,中共國安部發通報稱,有涉密單位退休人員泄密,被以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保密局和國安部原來都是藏在陰暗的幕後的維穩機構,現在陸續走上前台,意味著中共現在已不掩飾其邪惡本性;另一方面,兩個部門都針對涉密和國安發聲,給人以爭權奪利的觀感。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保密局11月11日發文談所謂「博士生向境外間諜提供涉密地形圖」,隻字不提「國安」;而國安部發文頻頻提及「涉密單位」「涉密不守密,失管又失控」「保密責任」。

李林一表示,中共國安部高調介入保密範疇的踩過界,或令保密局不滿。保密局通報的案例涉及間諜,但全文刻意不提及是「國安」問題。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體制內不同單位有不同的派系,有些想法可能會和中共高層不大一樣。中共拋出這些案例,更像是有意針對內部進行整肅、殺雞儆猴。

葉耀元認為,中共是靠暴力、謊言和經濟誘惑維持統治,即使是國安和保密人員,對習近平和共產黨也不會那麼忠誠,隨時都會叛逃。

前中共特工Eric則認為,現在中共對間諜問題大做文章,和強制使用國產晶片是同一個邏輯,主動收緊各方面管理,可能是一種備戰心理。

獨立評論人蔡慎坤對《大紀元》表示,現任國安部部長陳一新和習近平關係密切,年已66歲的他是爭表現、邀功請賞,還想升副國級。陳一新到國安部手伸得越來越長,和王小洪掌控的公安部也有衝突,國安內部也會對陳一新的做法不滿。

蔡慎坤表示,中共的「刀把子」頻頻拋出案例,搞得好像到處都是敵人,其實是為習近平進一步加強社會控制造輿論。中共體制內外變成大監獄,現在中國經濟越來越糟糕,但體制內的人誰也不敢說一句話,「大家都清楚,這是一艘危船,隨時隨地可能翻船,而這個船長又不靠譜,大家都要看他的臉色,明明知道有危險,你還不能說,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把船開翻。」#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