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對中共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周三(11月12日)發布一項報告,嚴厲指控中共實施了一項協調一致、長達數十年的計劃,旨在操縱全球關鍵礦物市場,並將其主導地位作為「經濟武器」,擴張其製造業並提升其地緣政治影響力。

這份長達52頁的報告(PDF)指出,北京當局將礦物視為地緣戰略資源,而非典型市場商品。這項戰略可追溯到鄧小平1992年的名言:「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穆羅爾(John Moolenaar)警告:「從手機到戰鬥機,每位美國人都依賴那些被中國(中共)據為一己私利所操縱的礦產。正如我們上個月在其稀土規則中所看到的那樣,中國手裏握著一把對準我們經濟的上膛手槍,我們必須迅速行動。」

穆羅爾受過化學訓練,曾在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工作。他補充,北京的掠奪性做法「導致美國人失業,讓美國礦工被迫停業,並危及國家安全」。

中共操控礦物價格的三大手段

報告詳細揭露了中共操縱全球市場的「劇本」,主要透過國家級的財政支持與法律,將礦產資源武器化。

1. 巨額國家補貼:掠奪性收購全球資產

報告指出,中共當局向國有礦業巨頭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補貼,包括零利率貸款,以支持其在全球範圍內收購礦業資產。一項分析顯示,中共當局為全球礦物項目提供了約570億美元的援助和補貼信貸,用於收購海外資產與擴張供應鏈。

這種大規模投資,使中方能以低於市場化生產成本的價格進行傾銷,將西方競爭者擠出市場。

由於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加工者,美國及其盟友幾乎不可能確定某些金屬的真實價格。

議員們還警告,中共可能正在幕後,對重要的國際交易所施加影響力。

關鍵案例:2022年LME取消鎳合約事件

報告指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2012年被香港交易所(HKEC)收購後,LME的價格日益難以準確反映全球供需,因為「在(中共當局)密切關注HKEC的情況下,很難確定其公布的價格是否準確」。

由於LME與其它機構會將價格數據再授權給全球資訊供應商,這些「被操控的價格」就進一步在國際市場中擴散。

報告中,舉出了一起LME取消鎳合約交易的事件,這被認為是中共影響全球定價機構的關鍵例證。

2022年,LME採取行動取消了一系列鎳合約交易。報告指出,此舉實際上確保了中國企業青山控股集團(Tsingshan Holding Group)不會欠下超過100億美元的債務,避免該公司可能因此走向破產。

青山集團當時持有大量的空頭部位,當鎳價快速上漲時,對其造成巨大威脅。報告表示,當交易對與中共有關聯的公司不利時,這些公司似乎會獲得優惠待遇,凸顯了LME易受北京影響的結構性脆弱。LME在其145年的歷史中,這種干預是非常罕見的。

不過,LME發言人回應,其定價是基於透明的交易活動,並受英國法律和法規管轄。

2. 禁止客觀定價:製造價格下行壓力

中共當局的法律框架,賦予北京根據其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來提高或降低價格的能力。這項法律規定,實際上禁止了發布偏離政府意願的「客觀」價格。

報告指出,其中一項核心法律武器,是中共在1997年12月頒布的《價格法》。

這部法律保留了當時的三級定價結構,包括:(1) 市場決定的價格、(2) 政府指導價、以及 (3) 政府制定的價格。對於適用於「政府指導價」的商品,生產者必須在規定的浮動範圍內設定價格。

更具體來說,該法第14條的規定為政府進行價格干預提供了法律基礎,它規定「捏造、散布漲價資訊」是違法的,同時也規定「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是非法的。

報告強調,在中共的戰略目標下,這些條文會對價格形成一種結構性的下行壓力。如果北京希望價格保持低位,可指控任何收取高於政府希望價格的商品生產者,是在「捏造、散布漲價資訊」或「牟取暴利」。使得中企不願發布任何高於政府所傾向的價格。

3、控制精練產能:扼殺西方供應鏈命脈

報告認為,雖然中共無法控制礦物儲藏的地理位置,但它控制了中游精煉環節,從而維持了對全球供應鏈的「扼殺」能力(chokehold)。估計中企控制著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鋰加工能力。

該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克里希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強調:「這項兩黨調查顯示,中共在關鍵礦物問題上根本不遵守規則。數十年來,中共系統性地削弱競爭對手,並扭曲全球礦物市場以實現其主導地位。」

關鍵案例:稀土與鋰的武器化

報告指出,這種操縱策略在稀土和鋰市場表現得尤為明顯。

稀土:對於稀土元素,中共採用了長達數十年的「三部曲」策略。

報告認為,中共第一步先是引誘西方公司合作,接著以遠低於市場參與者的價格出售產品,將競爭對手擠出市場。一旦建立主導地位,中共就將其市場影響力作為地緣政治武器(例如2010年對日本實施稀土出口禁令)。

鋰:對於鋰市場(電動車電池和日常用品中的關鍵元素),報告發現中共當局自2021年以來,進行了協調一致的行動,人為壓低全球鋰價格,旨在阻止以美國為中心的供應鏈出現。

報告表明:「每當鋰價上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會採取行動,將鋰價壓回較低水準。」

政策呼籲建立礦產「總管」與戰略儲備

鑑於中共對市場的蓄意扭曲,報告提出了13項政策建議,呼籲美國政府必須立即介入並採取「多重政策」來應對挑戰。

主要建議包括:

1、設立「礦物總管」統一領導:設立一個「關鍵礦物總管」(Critical Minerals Czar),統一協調聯邦融資和工業基地建設,並優先為國內採礦、精煉和回收項目提供低成本融資,設立關鍵礦產稅收抵免。

2、建立戰略儲備:建立「戰略資源儲備」(SRR),作為對抗價格操縱的緩衝系統,在價格被人為壓低時進行購買,並在市場緊張時釋放庫存,以保護美國工業基礎。

3、價格保護機制:探討設定臨時最低價格水平(temporary minimum price levels),確保進口產品價格能準確反映基於市場的生產成本,以防止PRC的掠奪性定價行為。

4、國際合作:加強與盟國的協調,共同融資項目,並協調反傾銷和衝擊保護法規,減少北京價格操縱戰術的有效性。加強盟友在關鍵礦產、礦產回收和再利用方面的協調。

5、設立國家稀土卓越中心:培養所需的專業人才和知識。

6、支持國內磁鐵製造和創新:加速替代材料的開發,減少對稀土資源的依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