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今年1月,全球基金在中國債市資金減至5530億元,減少數額496億元(76億美元),為2014年7月有記錄以來最高值,較8月227億元淨出售額翻了一倍。

中國市場越來越令投資者不安。過去6個月,人民幣下跌了3%;3月2日(周三),穆迪下調中國主權評級展望至負面。

彭博新聞社3月2日報道,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Plc新興市場債券主管Edwin Gutierrez表示,投資者依然在撤出資金。

他說,「他們都在從市場中撤資,而不是將資金送入市場。當市場對中國的情緒如此糟糕時,投資者對人民幣感到擔憂。我不認為大量資金會湧入中國。」

北京當局希望通過吸引全球基金投資中國債市,以提振人民幣的價格,並在經濟放緩之際吸引更多資金。

人行2月宣佈,鼓勵境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此類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沒有額度限制。

法國第二大銀行Natixis SA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Iris Pang表示,「許多海外投資者會被在岸債市所吸引,因為中國債券收益率比其它國家更高。」但他認為,短期內可能不會帶來大規模的資金流入,銀行外資行需要時間研究中國債市。

不過,投資者對中國債務的風險依然感到擔憂。

日前,上交所召集30多家券商的債券負責人開會。上交所副總經理劉紹統表示,債券市場進入違約多發期。

他首先提到,目前違約案例已經逐步從私募向公募債擴展、從低評級向較高評級債擴展、從長周期向短周期債擴展、從民企向國有債擴展。

其次,交易所公司債存量結構不合理。AA及以下評級債佔比過高,房產類債佔比過高,過剩產能產業債過高,欠發達地區城投債佔比過高。ABS基礎資產範圍過窄,規模較小,有效增信不足,評級虛高嚴重。◇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