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一家上市公司爆出醜聞。德國紡織染料製造商下屬的南京公司自從被中資收購後,長期向運河排放高濃度廢酸,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這家公司先前在德籍總經理的管理下符合各項標準,而管理權移交中方老總後,情況卻出現了大逆轉。

德司達(南京)染料有限公司2011年被A股上市公司浙江龍盛集團收購,之後,開始在夜間向運河偷排廢酸2,698.1噸,並試圖銷毀證據。 

德國德司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染料製造商,南京公司在2011年被龍盛集團收購前,由德國籍人士擔任總經理,當時所產生的廢酸均通過中和處理,PH值(酸鹼值)達到要求後再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置。

公司被收購後,公司總經理改由大陸管理者擔任,並改變了廢酸處置方法,變成夜間直接向江蘇省泰東河及新通揚運河水域河道排放廢酸。該做法可將原來每噸3,000元人民幣的成本壓縮至每噸580元人民幣。 

據專家認定,這種做法對生態環境是累積性的長遠危害,偷排的廢酸液中主要成份硫酸的平均濃度高達59.34%,具有極強的腐蝕性,該公司長期在多處排放廢酸液,導致無法估計對地下水、水中生物和土壤的污染程度。

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比如,2016年7月1日,在風景秀美的蘇州太湖邊,相關部門在民眾的舉報下查獲數艘前來傾倒垃圾的垃圾船,載運垃圾量達4千噸,而傾倒現場發現垃圾總量約2萬噸,這些生活及建築垃圾來自上海。 

2013年,江蘇南通豐越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與南通恆銘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將2,300餘噸酸液排入河道中。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間,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等6家化工企業向河水中傾倒廢酸2.5萬噸。 

江蘇省靖江市侯河化工廠與江蘇長青農化有限公司合作,將危險廢物挖坑填埋,時間從2003年持續到2011年。 

2005年國立政治大學研究論文《一九九O年代中國安全環境與政策選擇之研究》中提到,(中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較落後,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強度不斷加大,污染物排放量不斷增加。 

台灣行政院一篇題為《中國追求經濟發展造成環境破壞》的文章直接指出,(中共)經濟發展是以環境品質為代價。◇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