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昨日出乎意料地降低了中國的主權信貸評級。同日較早前,世界頂級指數編製機構MSCI明晟總裁費南德茲(Henry Fernandez)也指,中國A股要納入MSCI指數,「短期內」仍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由於有關決定即將於6月20日宣佈,分析指MSCI的表態或暗示A股「入摩」有變數。

外媒彭博分析,穆迪和MSCI同日表態,是對中國經濟的「雙重警告」。彭博指,兩家機構的批評都源自同一問題:中共領導層過份注重管控。很少分析師認為中共會在年底十九大中共領導層換屆之前,推出任何強力的改革。中共官員雖然揚言要控制債務問題,但卻把6.5%經濟增長放在最優先地位。

穆迪降低中國評級的舉動,凸顯中共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目標,導致已經過高的槓桿繼續升高。MSCI則擔憂中共當局對納入中國股票的海外金融產品設限。

彭博認為,雖然中國不太可能立即出現金融危機,但要贏得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相稱的環球金融地位,仍有一段距離。

穆迪罕有地下調中國評級,中共財政部聲稱是穆迪的方法不正確,「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不過,國際大行對中國經濟普遍看淡。

大和資本市場亞洲(除日本外)股票研究部首席經濟師賴志文分析,穆迪今次出手有兩大原因,包括中國信貸層面去槓桿步伐沒有加快,反加大了槓桿比例;及中國的結構改革實質作用不大,債務壓力沒穩定下來。因此,他直言穆迪是次出手可以說是「來遲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