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沉迷電子產品有惡化趨勢。衛生署調查發現,有13%小學生每日平均上網3小時以上,遠高於2014年的調查時大增10個百分點;更有近八成家長曾因上網問題與子女爭執。調查又發現,兒童平均一歲就開始使用智能電話。衛生署提醒家長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對兒童成長與健康有不良影響,建議家長跟子女訂立規則,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衛生署上月在母嬰健康院、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訪問了1,328名市民,包括766名幼童家長、482名小學生和80名家長,了解兒童使用互聯網和電子屏幕產品的情況。

13%學童日上網逾3小時

調查發現,13.1%小學生每日平均上網時間為3小時以上,較2014年調查的2.6%,大幅上升逾10個百分點;過半數小學生表示,曾因為上網和使用電子產品與父母爭吵;亦有約三成學生表示因電子產品放棄外出活動、減少睡眠,近四成人認為因此影響學業,情況均比三年前嚴重。

0至6歲的學前兒童方面,他們平均在1歲就開始使用智能電話、影碟機和電視;1歲半開始接觸平板電腦,使用電腦則是2歲。不過,經常陪同6歲以下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家長只有6.2%至19.6%,遠低於陪伴閱讀的51%。

至於家長,77.5%人表示曾因子女使用互聯網或電子屏幕產品而與他們發生爭執,比率遠高於2014年的44.3%。認為子女上網時間太多而影響日常生活者由26.6%升至62.5%。

18月以下幼兒勿接觸屏幕

衛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學生健康服務)鍾偉雄指,根據美國最新建議,18個月以下兒童應避免接觸電子屏幕產品,6至12歲學童每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認為目前香港兒童的上網情況值得關注。

他提醒家長,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可引起眼睛、骨骼、聽力和體能問題,且時間愈長影響愈大。「屏幕會發光,眨眼少了,眼睛容易乾、看東西容易疲倦。很多時候我們上網或是玩電子遊戲,是一個靜態的活動。有研究指,他可能會體能下降,或者坐得太久或會吃很多東西,會容易引起肥胖;固定的姿勢,長時間就對骨骼或筋腱等的健康造成影響。」

真人面對面交流有助成長

鍾偉雄說,家長應讓子女18個月大以後才開始接觸電子屏幕產品,以免幼童減少與真人面對面交流,影響正常成長。因為笑、牙牙學語、模仿行為都是靠與真人互動才能有助發育成長。

至於2至12歲兒童,每日不應使用超過兩小時,每用20分鐘就要休息20秒。使用手機時,應和眼睛保持30厘米距離。家長亦應與子女訂立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則、控制使用時間,並多鼓勵子女外出運動,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