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王維的〈華岳〉詩讚道:

昔聞乾坤閉,造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左用推削成。

天地忽開坼,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雄雄鎮秦京。

夏禹。(公有領域)
夏禹。(公有領域)

◎禹開龍門

開鑿龍門,是治理黃河的樞紐工程,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其工程浩大,包括壺口、孟門和龍門。在這裏,黃河被呂梁山擋住,使洪水壅塞。呂梁山有一個山口,類似壺口,若加以開鑿拓寬,可以洩洪。於是禹開鑿了壺口。

《水經注》載:「禹治水,壺口始。」 

在壺口下游約五里處,是被稱為「九河之蹬」的孟門山。河水至此分成兩路,從巨石兩側飛瀉而過,然後孟門山又合流為一。相傳這兩個小島山原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把此山一劈為二,導水暢流。河水出孟門之後,奔騰而下,直撲龍門。 

龍門山,原來是一座大山,和呂梁山的山脈相連,擋住黃河的去路,使黃河的水流到這裏流不過去,只好倒回頭往上流,把上流的孟門山都淹沒了。禹把龍門山開闢為二,像兩扇門,讓河水從懸崖峭壁間奔流而下。 

後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稱之為「禹門」。民間亦有傳說,大禹鑿山至此,久挖不開,遂化身為龍,開山闢石,故曰「龍門」。

在龍門的附近有一條澗,叫「鯉魚澗」,這些鯉魚逆流渡到龍門的上游去,有本領跳過去的就會變成龍,即所謂「鯉魚跳龍門」。 

龍門的下游幾百里的地方,是著名的「三門峽」,禹把一座擋住河道的山破成幾段,使河水分流,包繞著山經過,好像三道門,所以叫做三門。即:「鬼門」、「神門」、「人門」。 

禹鑿龍門,功垂千古,清朝顧炎武有〈龍門〉詩,讚頌禹鑿龍門的不朽功績:

亙地黃河出,開天此一門。

千秋憑大禹,萬里下崑崙。

禹鑿龍門,至一洞天,見一神。禹因與語,神即示禹八卦之圖,列於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側。

禹曰:「華胥生聖子,是汝耶?」

答曰:「華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

神乃探玉簡授禹,長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時之數,使量度天地。

禹即執持此簡,以平定水土。

「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拾遺記卷二》)是說,禹遇羲皇,伏羲贈禹玉簡,用於度量大地、山川河流。

接著禹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脈。治理了太原地區,一直到太岳山之南,又繼續治理了衡水和漳水。

巨靈闢太華,神力鑿龍門,九條河道通,冀州水患平。至此冀州、兗州、青州的水患已基本平息。

◎剿滅相柳

孔壬被免職後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對抗朝廷,利用手下相柳暴虐一方。孔壬的封國在雍州以西,孔壬和相柳狼狽為奸,殘害生靈,暴虐百姓,憑恃險阻,對抗朝廷,干擾治水。於是禹殺死相柳,緝拿孔壬押解至帝都。

舜向堯帝建議,把共工流放到幽州。

◎治理雍州

解決了孔壬和相柳之後,接下來治理雍州水患。

應劭曰:「雍,壅也,四面有山,壅塞為固也,陰氣壅於也。」

雍州以西是黃河的源頭,壺口、龍門鑿開後,許多壅塞在這裏的水得以排出,但由於積石山的阻擋,其上游大量的水仍壅塞在那裏。

《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

積石山位於青海東南部,為崑崙山脈中支,藏名叫阿尼馬卿山,意為黃河之祖。海拔6,282米。

黃河從「渤海」中流出,古渤海包括扎陵湖在內的廣大地域。

黃河在扎陵湖中經過迴旋喘息之後,從湖東南散亂地流出,中間又經過一條長約二十公里、寬約三百多米的黃河峽谷,分九股注入第二個湖泊——鄂陵湖,入禹所導積石山。

黃河繞積石山東南流,流出青海進入四川,受到岷山阻擋,激流折轉,猛然折向西北流去,穿過積石山與西傾山之間的甘肅瑪曲縣,流返青海,形成一個大曲折,這一段河道就是「九曲黃河」的第一彎。

這裏是大禹治理黃河的源頭,禹鑿通了積石山,使雍州的積水得以排出。禹又開鑿了西傾山、朱圉山(甘谷縣西南)。至此,雍州水患平息。

朱圉山巖上原有大禹治水時的遺蹟「禹奠朱圉」摩崖。

禹鑿積石山得到一塊玄玉,《尚書‧璇璣鈐》曰:「禹開龍門,導積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受德天賜佩。』」

「大禹治水始於積石」,其中積石峽是個重要工程。積石峽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交界,整個峽道長二十五公里,兩岸大山插雲、峭壁聳立,谷中滔滔黃河由西面奔騰而下,水聲湍急,聲震如雷。

《水經注》對積石峽有這樣的記載:

「河北有層山,山甚靈秀,山峰之上,立石數百丈,亭亭皆豎,競勢爭高。其下層巖峭舉,壁岸無階,懸崖之中,多石室焉。」

積石峽,峽中套峽。其中有一道南北只有近六米的峽咽,是為狐跳峽口。滔滔河水,滾滾如雷,臨之,不知身在何處。積石峽懸崖絕壁上,多處留有大禹治水斧鑿刀砍的痕跡。最著名的有「斧痕崖」,崖色青白,斧鑿之印累累。

接著,禹又開鑿了渭水上游的鳥鼠同穴山、岍山、岐山、荊山,使關中河流注入渭河東流,渭河暢通無阻,直入黃河;涇水、漆水、沮水、洛水從北面注入渭水,灃水從南注入渭水。迫使南來的黃河水在華山北(華陰)潼關向東流,而不南溢四潰。

岐山到天水之間的平原地帶,水退了;弱水(合黎山西北)向西流去,三危山地區也可以住人了。

禹繼而治理汾水,使積蓄在太原及霍太山一帶的洪水流入汾水,平陽西部、北部的洪水危害徹底解除。

這樣,禹鑿通積石山,導水入壺口,使黃河河道南河自潼關向東暢通,向北分為九條支流,共同承受黃河之水,把它順利地導入海。

至此整個黃河水系水土得以平復。

黃河自大禹治理之後,在下游雖然也有過幾次改道,但是總的來說,黃河為利而不為害,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母親之河。

五、治理南方水系

南方水系眾多,主要有長江(大江)、淮河,而長江的支流繁多。

按計劃治理徐州一帶,包括徐州、揚州和豫州的一部分。

向東治理泗水、沂蒙水。向南治理淮水,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河,向東和泗水、沂水會合,東流入大海。沂蒙山、羽山可以種植了。 

◎塗山娶妻

禹年三十尚未娶妻,禹道:「我若娶妻,必有一種奇異的徵應。」

禹等一行在前往治理淮河的途中,一隻九尾的白狐造訪禹,說道:「我家住在南方塗山旁邊的一個塗山國。那塗山國的國君有兩個女公子,美麗非常,才德兼備,要想嫁給崇伯。」禹以異類為由而拒絕。

九尾狐道:「現在我用這個九尾白狐的形象來見你,是因為你前日有一句話,說你若娶妻必定有奇異徵應,所以我才給你個奇異徵應,亦是來給你一個祥瑞。你要我是個人身,這又何難?」說著,將身一搖,轉眼之間便化成一個白鬚老者,仙風道骨,氣概不凡。

大禹見老者不凡,大有來歷。他想,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陽數也,王者之證也。於是大禹答應這門婚事。禹到塗山國與塗山君的兩個女兒——女嬌、女攸,成了親。◇(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