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立法會修訂議事規則的過程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顯得「霸氣」十足。但梁君彥出任立法會主席之際,非常倉促地放棄英國國籍。當時有民主派議員指他們擔任十八間公司的董事,業務橫跨多個行業,包括企業投資、金融、物流、製造、傳媒等,梁則辯稱不是在十八間公司都有受薪。

針對這些「賣港」的建制權貴,民主運動應該立刻開始做點詳細的研究工作,把每位建制立法會議員的財界聯繫仔細勾劃出來,製作網頁,供全港市民參考、監察。這樣,他們每一次在立法會發言,市民均可以自行判斷有沒有利益衝突。

事實上,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大多數均與財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市民應該掌握有關資料,然後對香港「官商勾結」的情況有進一步的了解。最好能揭露他們作為大企業的執董和非執董每年一共收取多少袍金。作為市民的代表,每一位議員其實均有責任向市民交代這些關係和收入。

進一步而言,民主運動的研究工作應該延伸到區議會,針對每一位建制派區議員的財經關係作出詳盡的揭露,每一區每一區地製作網頁,供市民參考、監察。有關建制派區議員的資料,重點包括他們所屬的社區組織和這些社區組織每年向有關區議會申請的撥款資助。這些資助很可能牽涉到一些建制派區議員的利益衝突。

立法會議事規則經修訂後,民主運動的立法會議員要監察政府以及建制陣營的「官商勾結」,必須加倍努力,以精細的研究工作去彌補權力的削弱,以輿論的壓力去補償議會的劣勢。面對就修訂立法會議事規則無能為力的批評,民主派的議員必須有所回應,而回應不是「政治秀」,而是有針對性的新策略。

舉例而言,一直有傳聞民建聯有領導成員出任粵海集團的董事,而粵海集團為供水香港的簽約方。過去十多年,香港政府均超額買東江水,浪費公幣與食水,香港官員一直敷衍,立法會的建制派議員亦如是,未有為市民的利益力爭。

港珠澳大橋工程超支的事件亦如是。大橋工程牽涉一些工程和工程顧問企業,而相信一些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是這些企業的董事。上述兩例只是冰山一角,類似的案例肯定不少。要仔細追查建制派議員的利益衝突,尚要追究他們在所屬企業承擔的角色以及提出的建議。

民主運動立法會議員所掌握的資源相當有限,他們應該鼓勵媒體多跟進上述有關資料。香港社會重視資訊透明與制衡,立法機關制衡的角色受到削弱,民主運動的議員、媒體以及每一位市民,必須加倍努力去遏制日趨嚴峻的「官商勾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