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四個節氣之一。6月21日,太陽到達黃經90°之時,即是夏至到來之際。

夏至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古時,人們也把夏至這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端的一天。

炎熱的季節從這一天起始,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的也最旺盛。

在傳統的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開始收藏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夏至,五月中……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高大)而至極也。」

夏至分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二候,蜩始鳴。雄性的蟬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生於夏至,可見於各處沼澤地或水田中,因為夏至是到了夏季之半,所以得名「半夏」。

圖/Fotolia
圖/Fotolia

夏至不僅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古時候人們稱夏至為「夏節」、「夏至節」。

夏至日 祭地祇

遠古時人們就有了對土地的崇拜,認為大地養育著萬物,就像慈母一樣,即「父天而母地」。

祭地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祭祀「大地」,規格與祭天基本相當;一是祭祀「地祇」,包括社神、山神、水神、火神等所有地界的神靈,規格比祭天稍微低點。其中香火最旺的是「社神」。

「社」即土地,與百姓的生產和生活直接相連,自然各家各戶都不敢懈怠。現在南方一帶常見的城隍廟就是古人祭祀社神的地方。

早在周朝,就有祭祀土地的記載。《周禮‧春官》記載:「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寫道:「冬日至,祀天於南郊,迎長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祇。皆用樂舞。」這時的祭祀活動,伴以「樂舞」,規模漸盛。到了清朝其規模更盛,乾隆七年時,規定祭地須設文、武、樂舞生480人及執事生90人,可見當時樂舞隊伍之龐大。

漢武帝開始立廟祭祀,在汾陰建「后土祠」(地母的祠廟)。西漢末年按陰陽方位在長安城北郊建祭地之壇。

「南乾北坤」,北方屬於陰位,帝王率領群臣到城外北郊祭地;又因天圓地方,故北郊的祭壇築成方形,稱為「方丘」、「方澤壇」。

到了明、清時代,祭地仍然被視作「國之大典」,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京城北郊安定門外建立地壇,成為明清皇帝祭祀「皇地祇神」的地方。明、清兩代帝王每逢夏至這天,都會到此舉行皇家祭祀活動。祭地供品也多為豬、牛、羊三牲。祭祀完畢供品埋於地下。

祭祀是中國神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周禮‧天官冢宰》中記載︰「邦都之賦,以待祭祀。」《左傳》中也說:「祀,國之大事也。」就是說,國家所徵的稅賦,都是用於祭祀的,因為這是一個國家的大事。祭祀是敬天地、不忘先祖的重要表現。

祭祀對人來說,首先就是確信神的存在,就是對神的信仰和真誠的崇拜。也正因為人有了這些善念和善行,神才慈悲於人,人才有安定的休養生息的環境。

因此,中華五千年文明都是建立在信神的基礎之上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