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召南.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曷不肅雍?王姬之車。

何彼襛矣?華如桃李!

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毛詩.序》:「〈何彼襛矣〉,美王姬也。雖則王姬亦下嫁於諸侯,車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猶執婦道,以成肅雝之德也。」這段話大意是:〈何彼襛矣〉是讚美王姬的一首詩篇。雖然王姬也只能下嫁於諸侯國君(或諸侯國君的嫡長子),她的車輿禮服不依諸侯國君的嫁娶常例,只比王后(天子的正妻)低一等。但她卻能秉持婦道,成就肅敬雍和的美德。

諸侯嫁女,送親的規格是「百兩將之(見〈鵲巢〉賞析)」。而王姬身份比諸侯國君還高,車服只比王后低一等。周朝王后出行時的車服規格在《周禮.春官.巾車》中有詳細介紹[2]。

本詩所說的故事發生在周成王時代,也就是周成王的妹妹出嫁。周武王有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長女大姬(太姬)周武王在位時下嫁於當時的陶正(周朝官名)胡公(媯滿),胡公因為是舜帝的後裔,所以婚後即被封於陳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等典籍有記載。

周成王雖是嫡長子,但排行老二,大姬是姐姐。在周朝時期,天子的長女一律稱為「大姬」,其他的女兒稱為「王姬」[4]。秦漢以後才開始稱皇帝的女兒為「公主」,長女稱為「長公主」,見《史記.外戚世家》:「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女嫖,即漢孝文帝女兒劉嫖。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雍?王姬之車。

為何那棵樹這麼的花團錦簇?因為唐棣之花正在開放。這難道不就是肅敬雍和嗎?王姬走向送親車仗時的儀態!

唐棣樹開花時的特點就是花團錦簇,用它來借喻王姬送親的車隊數量多且場面熱鬧。周成王執政時期也是西周的全盛時期,「成康之治」在歷史上也一直被人稱道。《史記》記載了「成康之治」時期,朝廷刑罰擱置了四十多年沒有動用[4],因為老百姓都能尊尚道德。周武王駕崩的時候,周成王才13歲,大姐已經出嫁。成王是這些兄弟中最大的,而妹妹王姬又是最小的一個,周成王對自己的弟弟妹妹都很疼愛。

這位王姬身份可不一般,她是周文王的孫女,周武王的女兒,周成王最疼愛的小妹妹。她的出嫁,可以說是當時王都中的大事,可以想像當時看熱鬧的官民一定很多。在周文王的道德教化已經深入人心的時期,王室成員的一舉一動備受民眾關注,老百姓的心裏都有一桿秤,大家都在期待王姬會怎樣從自己府邸走出來,登上她的厭翟之車。

這時,王姬出場了,當她以恭敬雍和的儀態緩緩走向自己的座車時(王姬之車),本詩的作者捕捉到了圍觀民眾的驚歎聲:「這難道不就是肅敬雍和嗎(曷不肅雍)?」王姬給大家展示了甚麼才是肅雍的儀態。肅敬,是因為感恩自己的婚姻是「天作之合(上天安排的緣份)」;雍和,是指儀態舒緩和洽;王姬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特殊而露出驕傲的樣子。

本詩與〈甘棠〉有異曲同工之妙。用圍觀民眾的評論來讚美王姬,更能獲得讀者的認可。這種獨特的場景描寫手法,很值得我們從事文學創作的朋友借鑒。

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為何那棵樹這麼的花團錦簇?因為唐棣之花艷若桃李。他們是周文王的孫女,齊國國君姜伋的兒子。

桃花和李花都是春天開放,所以「桃李」一詞不僅是形容王姬的美貌,齊侯姜伋之子姜得的儀表堂堂,青春年少,還借喻了他們的婚姻及時;因為春天正是結婚的好時節,詳情可參看〈摽有梅〉的賞析。

由於姜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5]」,所以「平王之孫,齊侯之子」意即一位是周文王的孫女,一位是姜太公的孫子;他們的婚姻是門當戶對。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釣魚的線用甚麼最好?用那種獨繭絲編織的綸。他們是齊國國君姜伋的兒子,周文王的孫女。

通過前面的註釋我們也知道了,用一顆「獨繭」繅絲,抽出來的絲最均勻,每一縷絲都是一樣的粗細,一樣的強度;這樣合股織成的綸線的強度及韌性最好,釣魚才能釣得多。以此來借喻王姬和姜得的婚姻好合(如絲合成綸)、德行及容貌般配;他們組成的家庭會興旺發達,他們將來治理的諸侯國會國泰民安。並呼應第二章的「華如桃李」。

〈何彼襛矣〉這首詩通過描寫王姬結婚的場景,來教化當時的王親國戚或貴族子弟不能恃寵而驕,應該在尊尚道德方面做老百姓的典範。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明白一個道理,看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如何,看那些官二代的所作所為是最清楚的。

王姬之車時的肅雍儀態,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生活在現今社會的人都對照一下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出生在帝王或官宦之家,那是天命;可是天命的身份必須有合乎道德禮儀的言行舉止,才能對得起上天的安排。

以「獨繭絲」聚合為綸做成的釣魚線,強度及韌性最好。它告訴了我們一個常人社會普遍適用的道理:一支軍隊,士兵的訓練成績都很平均,這樣的部隊戰鬥力最強;反之,既有尖刀兵,又有「拖油瓶」,這樣的部隊就是烏合之眾。研究一個課題或做一個項目也一樣,團隊中成員的水平接近,這樣才容易成功,不易出現差錯。

往大的方面說,一個社會,如果普遍道德水平已經敗壞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都成了座右銘了,這樣的社會,就如同一把粗細相差很多的筷子,或者是一根由不同大小的蠶繭抽絲編織的釣魚線,一樣容易斷;他再怎麼高喊「團結」都沒有用,因為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著想,人心不齊;所以中國有一句俗話:「強扭的瓜兒不甜」。而劫持這樣的社會組成的政權,就是烏合之眾,很快就會垮台。

[附註2]因為《周禮》中有關輿服的記載篇幅很多,所以孔穎達在註釋中總結為:「正義曰:王后五路(五種車子),重翟(雙重翟鳥的羽毛插在車的兩側)為上,厭翟(按次序在車的兩側插上一排翟鳥的羽毛)次之。六服(六種禮服),褘衣為上,褕翟次之。今言下王后一等,故知車乘厭翟,服則褕翟也。」

周朝的天子及王后出席不同的典禮時,均使用不同的五種車子和六種禮服。其中王后的重翟車及褘衣,是祭天及祭先王(周文王)時用的。只有王后才能乘坐重翟車及穿著褘衣。而王姬則是乘厭翟車及穿著褕翟服裝。

[附註3]《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文中的「公主」指魏國國君的女兒。也就是說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公主」的,是諸侯國國君的女兒,不是天子的女兒。在十三經及《史記》的正文中未見將周朝天子的女兒稱為公主的例子。秦漢時期,皇帝女兒出嫁時由朝廷的三公主婚,故開始稱皇帝的女兒為「公主」,其本意是由朝廷三公主婚的女子。

[附註4]《史記.周本記第四》:「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刑措)四十餘年不用。」

[附註5]《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周武王把姜太公當成自己的老師及父親那樣來尊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