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是12月10號,星期四,歡迎收看紀元頭條。我係雪兒。

12月8日是大選的「安全港」截止日,要求所有州要在這最後期限完成選舉結果認證,過了這一天,存在爭議州的選舉人票將不會被認可。

目前的選情似乎對特朗普總統不利,不過,特朗普7日發表講話,說「在未來幾天將有大事發生」。特朗普信心十足的講話,釋放出針對選舉舞弊的大反擊開始,把司法戰推向了高潮。

8日,特朗普團隊針對美國大選舞弊的法律訴訟出現重大進展,繼德州向最高法院提出訴訟,指控4大搖擺州違憲,修改選舉法規後,另外10個州也相繼跟進,加入德州的控訴行列。

首先在7日午夜前,德州檢察長帕克斯頓(Ken Paxton)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佐治亞州、密歇根州、賓夕凡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4大搖擺州的選舉過程違憲,要求最高法院宣布這4州選舉無效,並禁止這4州選舉人投票。

帕克斯頓在聲明中指出,這4大搖擺州以中共病毒疫情為由,未經立法程序,通過行政命令或雙方協議的訴訟就修改了選舉法規,一個州之內的不同郡的投票規則和過程都存在差異,這種做法削弱了選舉誠信度,違反了憲法的「平等保護條款」(Equal Protection Clause)。

同時,這4大搖擺州通過採取非立法行動,改變了指定總統選舉人的選舉規則,違反《憲法》中規定的「選舉人條款」,所以這4州的選舉人票應當無效。要求最高法院下令暫停這4個州的選舉人團投票,或允許州立法機關直接任命選舉人。

在德州率先對4個搖擺州提出法律訴訟後,先後又有10個州加入支持德州的訴訟行列,認為4大搖擺州違反了憲法的「平等保護條款」。

特朗普總統在Twitter上發布了這條消息,當時還只有8個州跟進。特朗普在推文中寫道:「現在加入針對GA,MI,PA和WI的TEXAS訴訟的是:阿拉巴馬州!阿肯色!佛羅里達!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州!誰是下一個!」

另一方面,外界分析認為,特朗普應對大規模選舉舞弊,除了正常的司法途徑,也在考慮在非常事態下,啟動《反叛亂法》。有跡象顯示,這種非常手段也在有條不紊(文)的展開。

12月3日,特朗普總統提名約翰·阿奎里諾海軍上將(Admiral John Aquilino)擔任新一任美軍印太司令部總司令,他將負責新一輪的改革並組建一支新的遠征艦隊,著重應對中共在該區域的擴張行動。

其間,國防部的人事變動一直在調整中。

4日,國防商業委員會進行人員更替:米勒宣布了亨利·德雷福斯(Henry Dreifus),羅伯特·麥克馬洪(Robert McMahon),科里·米爾斯(Cory Mills)等11名新成員,同時包括委員會前主席邁克爾·拜耳(Michael Bayer)在內的9人被開除或離職。

而在11月下旬,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從國防政策委員會解聘了包括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和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等在內的11人。這些人中,主要是奧巴馬時期的左派官僚,以及中共的「老朋友」。

另一方面,美國進一步對中共施加軍事圍堵。

8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21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涉及7,31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

法案內容包括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PDI)計劃,維護美國及盟友在印太地區的利益,並提供增加攻擊潛艦的資金。該計劃劍指中共,對其形成強大軍事威懾。

法案也提及禁止向香港警察出口管制國防物品、服務及管制軍需品等。

法案又強調支持台灣。法案第1260條涉及對台軍售以及建議美台醫療安全夥伴關係等。

不過,總統特朗普則批評這份「國防授權法案」很弱,無終止保護大型科技公司的《通訊規範法案》230條。特朗普早前表示,將否決這項法案。但是如果參議院、眾議院重新表決,並且獲得2/3以上絕對多數通過,這項法案仍然會通過。

美國政府8日宣布,對破壞香港自治的14名中共副國級高官實施制裁,官員本人及其直系親屬將被禁止入境美國,其在美或由美國他人持有、控制的資產,均將遭到凍結。

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8日在Fb上發表《制裁14中共官員:中美對峙加速,頒布迄今最嚴重制裁》一文,直指美國「已看穿中共底牌」。

羅冠聰表示,這是在香港問題上,首度有中共副國級官員被制裁,美國正在精準打擊掌握實權的中共高層官員。

他還指出,這1個月,美國政府頻繁出招,除了這份重磅制裁名單,還收緊中共黨員簽證審批,嚴禁統戰部官員及個人入境美國。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重錘打擊與中共政府或軍方有連繫的中企、上市公司,對中共展開「全方位打擊」、「直擊中共要害」。

羅冠聰表示,習近平是中共戰狼外交的「加速師」,而特朗普總統則是對中共強硬打擊的「加速師」,進一步加速美中脫鈎,而香港議題會繼續成為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催化劑。

他認為,現在美國已經看穿中共底牌,中共對美國的制裁無力反抗。他預計,未來中美對峙局面只會繼續升溫。

在美國連續的重拳之下,近日,習近平接連高喊「備戰打仗」,在過去一個月內,習近平接連三次提及「備戰打仗」。習還要求全軍「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備戰打仗上,保持高度戒備狀態。」習近平如此熱衷於「備戰打仗」,引起外界關注。

輿論質疑,中共的安全環境及國際局勢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中共備戰打仗的矛頭究竟指向何方?

有分析認為,當前,中共面臨內外巨大壓力,穩定內部局勢,是習近平的第一要務。習深感危機,不得不製造打仗氣氛,藉機捉緊軍權,為自己壯膽。習近平幾次講到「準備打仗」,表面上是槍口朝外,實則仍是槍口向內,對黨內的反對勢力施壓。

此外,本次美國大選,中共下注拜登,涉嫌操控大選投票系統和輸入假選票,深度干預大選,此舉招來特朗普總統一連串反擊。

在一星期左右的時間,來自美國的制裁從國有企業,到副國級高官,打擊到中共高層核心圈。

有分析指,面對美國的連續重拳,在利益遭受打擊的中共高官對習近平相當怨恨,習近平應該感受到政權危機。

12月5日,中共黨媒新華社罕見發表評論文章,指面對美國的一連串打擊,有些人開始「跪美」、「自我矮化」,「腿腳發軟」。

時事評論員楊威,此文凸顯黨內某些人,在對抗美國的問題上,與習近平不同調。

時政評論員鍾原表示,雖然中共高層執意與美國對抗,但內部不甘心與習近平一起「內循環」的中共官員,應該大有人在。習所謂的備戰打仗,主要還是為了向內收攏和展示軍權,以防政變。

伊朗「核彈之父」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日前被暗殺,成為近10年來第5個被暗殺的伊朗核項目相關人員。有關法赫里扎德的死因眾說紛紜。6日,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副司令法達威透露精準斬首行動的細節,說他的妻子離他僅幾厘米遠,卻沒被擊中。

事發時間是11月27日,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郊區附近遇襲身亡。當時,他與妻子一齊乘坐著防彈車,前後還有三架保鑣車隨行,當他聽到車子疑似遭到子彈襲擊時下車檢查,未料遙控機槍隨即從約150公尺外開火射擊。攻擊持續約三分鐘後,遙控機槍所在的日產汽車也隨之爆炸。

據中央社德黑蘭12月6日報導,針對暗殺,伊朗革命衛隊副司令法達威表示,法赫里扎德臉部被機關槍瞄準,射擊了13槍,非常準確。

他還說:「槍口只對準了法赫里扎德,他的妻子雖然離他只有幾厘米遠,但沒有被擊中。保護小組負責人也中了四槍,因為他撲向了法赫里扎德,現場沒有敵人射殺警衛。」

法達威表示,機關槍架設在一架日產車上,精確瞄準法赫里扎德的臉部,暗殺行動是透過衛星「連線實時操控」,利用「先進鏡頭與人工智慧」來對準目標。

美媒揭開幾年前的一樁巨大醜聞,一名中共女特務通過長期的政治籌款的金錢收買和性賄賂,迅速打入美國敏感的政治界。

12月8日,美媒Axios報導了方芳(又名Christine Fang,克里斯汀‧方)於2011年至2015年期間,在加州的政界活躍異常,專門搜羅灣區乃至全美有前途的政界新秀。美國反情報官員說,他們認為方芳的上級是中共國安部。

2011年,方芳進入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就讀。期間,方芳與中共駐舊金山領事館保持著異常密切的聯繫。

方芳的朋友和熟人回憶,她的樣子大概是二十幾三十歲出頭。美國情報官員說,方芳通過競選籌款、廣泛的聯絡和「個人魅力」,並且同至少兩個中西部市長發生過曖昧或不正當關係,其中包括一名中西部城市市長,讓她迅速接近權力中心。

方芳曾經很努力接近的目標之一,就是年輕有為的加州眾議員埃里克‧斯沃韋爾(Eric Swalwell)。

一名美國現任的情報官員說,他們在監視另外一名涉嫌進行特務活動的中共官員時,「順便」發現了方芳。

在FBI對方芳進行調查之際,她突然在2015年離開美國。

今日的紀元頭條就到這裡, 多謝收看

守護真相 永不放棄

我是雪兒,明天見。@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