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公司日前投資了製造高能雷射儀器的科益虹源光電技術公司,外界認為華為已著手佈局生產光刻機。但是有業界人士認為,華為要在數年之內趕上集全球數十國各種領域尖端技術的高科技設備有極高難度,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據大陸多家媒體報道,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科益虹源)近日的註冊資金從1.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2.02億元,增長68%,新增的投資者包括華為旗下的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佔股4.76%,成為科益虹源的第七大股東。

企查查也顯示,6月4日,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新增一家投資企業,即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科益虹源是由中國科學院光電院、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北京亦莊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中科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立,中國唯一具備高端準分子激光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的公司,能製造高能雷射儀器。而高能雷射技術是光刻機主要技術之一,因此媒體盛傳這是華為著手佈局光刻機的重要步驟。

而台灣《工商時報》6月9日的報道說,打造光刻機並非易事,其中涉及的關鍵技術與系統整合極多,每一樣都是現今全球的頂尖技術與專利,不是幾家廠商或幾十家廠商就能搞定。

而光刻機的元件涉及數十個不同類別、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的頂尖供應商,如果要建立一支數十家供應商的隊伍來追趕對手,經過數年努力可能會有部份廠商的技術能趕上外國供應商,但要全部廠商都趕上可能性微乎其微,要在短時間內全數趕超,只能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目前大陸被卡脖子的EUV光刻機從1997年就已開始理論探討,當時有來自全球各國的數百位頂尖學術專家,整合了幾個國家政府與一流企業的資源組成EUV LLC聯盟,投入至少2億美元,用6年時間做出數百篇研究論文,才完成科學理論與技術驗證,確認EUV光刻技術的可行性。而這還只是理論與技術論證,進到實務還有全球數萬供應商的各自的生產能力與技術要求。

報道表示,華為若想在10~20年內,以一國之力做到集全球頂尖人才之力且花20年到30年才做出來的EUV光刻機,希望十分渺茫。

《香港經濟日報》3月18日報道,總部設在美國的行業研調機構IC Insights認為,大陸要想達到台積電的技術水平,至少需要在未來的5年內花費1,500億美元,還未必能成功。

IC Insights認為,不僅僅是大陸,即使有政府支持,歐盟和美國5年內每年至少要花費300億美元才有成功機會趕上台積電的水準。但是中國大陸即使有資金也未必會成功,因為大陸受到美國貿易制裁,禁止一些關鍵的製程設備出口到中國。#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請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