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外委會6月30日和7月1日審議《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及參與法案》(簡稱老鷹法案,EAGLE Act),法案更新後包裹多項友台條文,包括納入美台就駐美代表處正名一事展開協商。外委會預計月中後表決法案。
法案長達400多頁,由民主黨籍眾院外委會主席米克斯(Gergory Meeks)5月25日提出。分為6大部份,旨在強化美國在政治、外交、經濟、發展、軍事、資訊及科技領域實力,加強對盟友利益與價值誘因,以促進合作共同因應中共挑戰。台灣在整部法案中被提及多達104次,其中有3小節為台灣專章。
外委會審議,米克斯提修正版本,將友台法案,如《台灣外交檢討法案》、《台灣和平與穩定法案》 、《台灣國際團結法案》等法案,並納入敦促美國國務卿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駐美國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nited States)為目標。
法案也修改《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台北法,TAIPEI Act)》,加註聯合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並未處理台灣在聯合國或任何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亦沒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關係或台灣主權上採取立場。
多位共和黨友台議員在會中提出部份條文修正案,其中共和黨眾議員夏波提案,廢除台灣政府代表或軍人不得展示中華民國國旗或軍徽等主權符號的限制,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職稱改為代表(Representative),統稱台灣「政府」而非「台灣當局」。但遭到米克斯等多位民主黨人反對,認為內涵「危險元素」,恐升高台海緊張情勢。
共和黨籍眾議員裴利提案,將台灣視同「北約+」(NATO Plus)成員,並且要美方正式給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地位,但遭到否決。共和黨籍眾議員柏謝特提出、呼籲美方協助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由北極圈八國組成的北極會議(Arctic Council)提案,唯一獲得通過。
目前兩黨仍對「老鷹法案」部份條文意見分歧。表決程序將於國會12日復會後擇日進行,目前眾院外委會民主黨佔多數。至於兩院通過、送總統拜登簽署生效,恐怕還有一段時日。#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