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波疫情持續,衞生防護中心昨日(27日)公布新增26,026宗確診個案,83名病人離世,再創單日新高。現時,公立醫院床位和隔離設施嚴重不足,社區上有數以萬計確診患者被迫留在家中。但政府抗疫政策不斷修改,令市民無所適從,有如在北京指示下的「動態清零」及國際上的「與病毒共存」兩者之間不停搖擺。
香港疫情越趨嚴重,然而部份防疫規定反而放寬。2月24日,醫管局宣布,為平衡病人及醫院運作需要,要求染疫醫護人員核酸測試陽性7日後,若快速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就代表已經康復,如果沒有病徵可恢復上班。而衛生防護中心對全部患者的相關指引是14日後,而不是7日。
另外,政府2月25日宣布,容許快速測試呈陽性者,透過網上系統直接登記陽性結果,無須核酸檢測覆檢,便視為陽性個案處理。政府又稱,被列入強制檢測的大廈將涵蓋更多樓宇,但會改為容許居民進行快速測試,流動採樣站數目會因而減少。
對以上各種政策,屬建制派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批評說,政府在承認快速測結果時,不應該同時一刀切推翻原有做法,亦不應取消強制檢測,否則做法跟「與病毒共存」無異。
2月26日,政府再公布新措施,身在社區隔離設施的患者或家中的密切接觸者,如果已接種兩劑疫苗,如果隔離第6、第7日快速測試呈陰性,便可以解除隔離。醫管局亦宣布放寬出院準則,如果醫生臨床判斷確診患者已康復和病情穩定,再考慮感染情況及居住環境適合,就可以出院,出院後須在家中隔離至第14日,便可以解除隔離。
前線護士:檢測容量已超樽頸位
前線公立醫院護士劉凱文向本報記者表示,香港有大量醫護人員確診,醫院人手嚴重不足,在「限米煮限飯」之下,醫管局只能改變原先的政策,安排更多曾染疫的醫護人員盡快重新上班。他指放寬規定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因為快速測試有局限,不能夠完全取代核酸檢測。「快速測試最高只能驗到CT值25,但如果患者的CT值為26至30,其實仍然有傳染性,但快速測試則無法驗到。醫護人員如果未真正痊癒就重新上班,有機會傳染醫院病人和同事。」
對於政府容許自行快速測試呈陽性者,直接登記陽性結果,劉凱文認為新措施能夠改善檢測流轉。因為公共衛生化驗所和醫管局的檢測容量已超過樽頸位,不能再加強每日檢測能力。他認為當政府已經承認自行快速測試陽性結果,就不應該再在3月舉行全民強制檢測,應改為「全民自檢」。另外,他估計就算全民強檢,都無辦法「清零」,因為病毒已經遍布四周圍,Omicron傳播性太強,他建議政府重新審視是否貫徹執行「清零」硬指令。
馬仲儀:港府參考了歐美國家經驗
目前身在英國的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馬仲儀,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英國政府早已承認自行快速測試陽性結果,而這類篩選測試(screening test)都頗為準確,如果呈陽性後再要進行核酸檢測覆檢,實在勞民傷財。另外,患者應盡量留在家中休息,根本不適宜外出進行覆檢。
關於放寬醫護人員在轉陰後恢復上班的規定,馬仲儀認為是科學的做法,估計是參考了歐美國家的經驗。因為Omicron病毒較弱,如果確診後7日,快速測試結果呈陰性,再加上無病徵,基本上已經康復,傳播性低。而且醫護人手已嚴重短缺,放寬隔離規定的風險相對很低。另外,她又認為Omicron病毒已經遍布香港各個社區,甚像風土病,全民強檢和清零都不切實際。
吳明德:港府學懂中國特色「清零」
時事評論員吳明德教授分析,大陸專家來港之後,已教導香港政府怎樣寫「中國式報告」,港府亦開始參考中國大陸城市的做法。「其實不用太認真,習近平和李克強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香港的實際確診個案數目,最重要是港府有呈報個案數字。」
他估計全民強檢未必會真正舉行,港府有可能調整和修正,因為高官權貴知道十分擾民,亦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在政治上,港府一定說要做全民強檢,但實際執行上將會是另一回事。講一套,做一套。」
他又預期沒有可能真正「清零」,甚至乎現時在某程度上港府已經開始「清零」。政府將強制核酸檢測改為快速病毒測試,代表「清零」的定義亦可以改變。他舉例指,若政府發掘到社區上的確診患者,然後把他們隔離,也就可以當成已經「清零」。@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