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日本人都愛吃咖哩,咖哩不但氣味辛香、顏色誘人,還能促進食慾。多項研究顯示,咖哩的薑黃素能有效預防、治療多種癌症和腦退化症,科學家因此稱之為「奇蹟香料」。

咖哩中的獨特成份

咖哩是由數十種植物組成,包含大蒜、辣椒、香菜、小茴香、肉桂、薑黃、胡蘆巴等,經由研究發現,這些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膽固醇、抗動脈硬化和抗癌的作用。

咖哩中獨特的成份薑黃素(Curcumin)深受醫界青睞。研究發現,薑黃中的薑黃素能幫助清理腦部、促進有毒蛋白質沉澱、避免記憶力損失和混亂,有助於預防失智症;還能縮小大腸息肉、抑制癌細胞基因、以及減少細胞發炎反應。

台灣聯合新聞網曾經報導,早在4,500年前,印度人就把薑黃當作藥物使用;古印度醫經《阿育吠陀》則記載,民間服用薑黃搭配牛奶治感冒;薑黃也被古印度醫學用來治療皮膚潰瘍、過敏、糖尿病等疾病。

薑黃能治療和預防的疾病

研究發現,經常食用薑黃,能預防和治療下列4種疾病。

1.消化系統癌症

許多研究發現,咖哩中的薑黃素能預防癌症,還能降低發炎、減輕關節炎、胃潰瘍症狀、降膽固醇、預防阿茲海默症等,防癌效果從皮膚癌到口腔、食道、胃、腸等各部位的癌症都有效。

庫克癌症研究中心(Cork Cancer Research Centre)研究小組負責人沙朗麥肯尼亞(Sharon McKenna)說,咖哩對於修復受損細胞具有神奇功效,猜測咖哩含有的薑黃素就是其中的關鍵。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負責人萊斯利沃克爾(Lesley Walker)說,這些研究結果證明薑黃素中的某種物質,在未來很可能被研發成治療食道癌的新藥。

2.糖尿病

泰國師範大學(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研究團隊發現,罹患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的受試者,每天攝取1錠含有250毫克類薑黃素的膠囊6錠,為時9個月,能預防發展為第2型糖尿病。

研究負責人索姆拉克正沙曼(Somlak Chuengsamarn)說,從薑黃素的益處和安全性來看,或許薑黃素能作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介入性治療。

研究人員將240位糖尿病前期成人患者,隨機分為薑黃素膠囊組和安慰劑組,安慰劑組116位受試者中,有19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薑黃素膠囊組119位受試者中則無。

3.皮膚癌

美國德州大學癌症研究團隊進行的一項動物實驗顯示,咖哩富含的薑黃素,有助於抵抗皮膚癌。

研究團隊表示,薑黃素能干擾黑色素瘤, 像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蛋白質起作用,進而讓黑色素瘤自我萎縮,乃至死亡;並且進一步發現,薑黃素也有助於防止乳癌細胞往外擴散。

4.腦部退化疾病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食用咖哩或薑黃素,能治療或預防腦部退化相關疾病,還能改善記憶力,促進大腦的運作。

阿茲海默症為一種腦部神經退化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大腦額葉β澱粉樣蛋白的堆積,會造成腦神經的傳導訊號降低或阻斷,進而促使氧化壓力增加和神經細胞凋亡。

阿茲海默症是導致失智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藥物能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但是無法停止大腦的退化,因此預防勝於治療。

薑黃素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的效用,進而達到抗老化的作用,還具有活血功能,能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

美國進行的研究發現,薑黃素能平衡發炎反應對神經細胞的傷害,並且刺激免疫系統,穿越血腦障壁,分解β澱粉樣蛋白,抑制其沉澱,因此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機率。

食用薑黃的注意事項

台北醫學大學傳統醫學科中醫師唐佑任表示,薑黃所含的薑黃素不容易被人體吸收,需要經過高溫烹煮、油拌炒,才會容易被人體吸收。

印度進行的研究發現,將薑黃與大豆(或其它豆類)一起烹調,卵磷脂會與薑黃素結合,能增加腸道吸收率,而且薑黃素在體內的半衰期提升1.5倍。

薑黃與黑胡椒一起烹調,特有的胡椒鹼能抑制腸道葡萄糖醛磷酸化,提升體內薑黃素濃度生物利用率達2,000%。

不過,薑黃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專家提醒有肝腎疾病、胃潰瘍、膽管堵塞;常熬夜、嘴破等族群,最好不吃為佳,尤其有習慣性流產的婦女,更應該避免食用,因為薑黃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