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和波蘭組成的考古團隊在2023年4月28日公布,在埃及貝勒尼基.特羅格洛底提卡(Berenice Triglodytica)海港發掘出一尊古代佛像。這很可能是2023年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

考古團隊是在特羅格洛底提卡海港的古廟中無意中發掘出這尊企立佛像,高度為71厘米。佛像的頭部雕有光環。佛像雖有部份殘缺,但仍然可以看出是犍陀羅風格的塑像。

所謂犍陀羅風格是指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一帶盛行的佛教造像風格。當時篤信佛教的貴霜王朝興起的時代。

不過,由於在公元前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曾經佔領過這個地區,而很多希臘匠人也隨之留下,因此影響了後來的造像風格,大有非常之強的希臘色彩。

最重要的是,這是目前在阿富汗以西首次掘出佛像。這對亞洲與非洲古代的交通史有非常重要的啟示。

考古專家從佛像的材料推斷,石頭可能是從土耳其伊斯坦堡南部採摘的,因此應是印度商人在當地訂造,然後隨著商旅送到埃及古廟供奉。

貝納尼基原是馬其頓軍閥(即亞歷山大大帝的手下將領)佔領埃及之後建立的海港,並且在後來發展成為重要的商路樞紐,穿越埃及沙漠的亞非交通陸路終點,也是通往印度洋海上商路的起點。

換言之,這是古代埃及與印度之間的重要通道。古代埃及製造木乃伊需要大量的香料,因此與出產香料的印度的貿易關係相當重要。

如果從古代貿易路線看來,印度商人攜帶佛像到埃及古廟供奉並不令人奇怪。更重要的問題是,古代非洲和歐洲的宗教有沒有受到佛教的影響?聖經新約敘述耶穌生平時,獨缺33歲之前的歷史。

有人推測,耶穌在這段時間是到了印度修行。當然,這個說法沒有任何文獻記載的支持,但單從古印度與埃及之間的往來,我們又不能完全否定宗教上互為影響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我們又可以看到,古代對於不同宗教的排他性並不強烈。只不過到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由宗教信仰引起的族群衝突才變成常規。今次考古發現,在文化意義方面將會有非常重要的啟示。◇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