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周五(9月8日)美元迎來九年來最長的單周上漲勢頭,與此同時,由於資本外流、與主要經濟體收益率不斷擴大等因素影響,人民幣收盤價創下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衡量美元兌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最後下跌0.05%至105,但與前一交易日的六個月高點105.15相差不遠。該指數有望連續第八周延續漲勢,迄今為止已上漲0.7%。

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服務業意外增長,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創2月以來最低水平,這讓人質疑是否美聯儲會結束加息周期。

但美元指數最大組成部份歐元連續八周下跌,歐元兌美元最後上漲0.08%,至1.0704美元,周四跌至三個月低點1.0686美元。7月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工業生產降幅略高於預期 ,由於製造業持續低迷不振,第三季經濟可能再次下滑。

路透社報道,Nordea Markets高級宏觀和外匯策略師切科夫(Dane Cekov)表示,美國和歐洲經濟的相對分化,「再次成為一個關鍵話題,美元走軟的故事剛結束。」他說,「美國經濟數據仍然強勁,而歐洲經濟數據則趨於平緩。當美國經濟表現優於其它國家時,美元通常會表現良好,目前美國是亮點。」

英鎊小幅脫離周四的三個月低點,最後買入1.2480美元,但周下跌率仍超過0.8%。

日圓兌美元穩定在147.39,但仍低於145的關鍵水平,日本央行是當前全球緊縮周期中唯一一家尚未加息的主要央行。

澳元兌美元最後上漲0.28%至0.6395,但預計周下跌超過0.8%。紐西蘭元同樣有望本周下跌約0.5%。

在岸人民幣連續兩日急跌 再創近16年新低

周五當天,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離岸價雙雙急挫。人民幣離岸價跌至10個月低點7.3621;在岸價繼續下跌,開盤價為7.3400,並觸及2007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7.3510。

2月份以來,由於疫情後經濟復甦無力,中國與其它經濟體尤其是美國的收益率差距擴大,影響了資本流動和貿易,人民幣不斷貶值。

今年迄今為止,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下跌約6%,與離岸人民幣一起成為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之一。

路透社報道,瑞穗銀行(Mizuho Bank)經濟與戰略主管維什努‧瓦拉坦(Vishnu Varathan)表示,「人民幣貶值帶來的痛苦……揭示了中國在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潛在經濟壓力的複雜多樣性。」

路透社報道,人民幣的快速貶值,促使中共介入以減緩其貶值速度。#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報道。)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