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是最初的民歌之一,充滿濃濃風土人情味兒。[1]它的曲調平和清婉,沒有太多的轉音與起伏,歌詞純樸天然,不假雕飾,聽者多能琅琅上口。後來許多詩人受到吸引、感動也來填詞。唐代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觸動許多人的心,就是以四川歌謠樂曲《竹枝詞》填詞的作品。

這種源於芬芳大地、煙火人間的民歌旋律,千姿百態,詠物抒情,更少不了季節風采的點染。色彩鮮明的秋天,被詩人們譜入各地的竹枝詞,也有許多玩秋、賞秋、興懷的表達。讓我們來欣賞這些人情味濃厚,質樸又多情的秋歌。

武陵竹枝詞  其三 清‧魏允枚:

九松天矯白雲間,日夕遊人自往還。

春末藤花秋半桂,名園唯說沈家山。

春末藤花。(清雲/大紀元)
春末藤花。(清雲/大紀元)

——秋天裏上哪去賞美好風景?武陵竹枝詞推薦秋日好風景「沈家山名園」。「春末藤花秋半桂」,春賞藤花中秋賞桂,人生美事成雙。

春賞藤花秋賞桂,美景成雙。 (Pixabay)
春賞藤花秋賞桂,美景成雙。 (Pixabay)

竹枝詞 明‧僧 惟則:

煙消日出江水流,江風搖盪木蘭舟。

故園望斷不得去,楊柳蒹葭又早秋。

——此詞中處處有景,典型的秋景:煙霧消散後江面照映的秋陽,江上秋風搖蕩的木蘭舟,早秋的楊柳和蘆葦,繪出秋天的秀逸、清淡閑雅。楊柳蒹葭又早秋,好一個「又」字,透露出望斷故園的濃厚鄉愁。清淡綺麗的秋景對襯濃濃厚厚的懷鄉之情,懷抱真情。

竹枝詞二首 其一 明‧劉溥:

江心濈濈秋影,煙外亭亭綠痕。

帝子祠前別思,鷓鴣聲裏黃昏。

——六言詩展現強烈的韻律節奏與畫面美感,給人濃濃的藝術美感。景物一聚(濈濈)一散(煙外)的對稱,鳥聲裏的黃昏映襯帝子祠前沉思的人,都營造出鮮明的對襯與景深。這樣的秋天,賞盡黃昏最後一抹秋陽,印象隨著詩的節奏深入了人的心海。若你是那帝子祠前的人兒,此時的秋思將聚焦在何處?(*帝子祠見[2] )

竹枝詞  其四 明‧胡儼:

荷葉亭亭秋色闌,露珠風盪不成團。

自憐顏色非前日,羞把新妝臨水看。

——詩詞藉著荷塘秋色反映了女子害怕青春消逝的心情,意態栩栩如生。

蜀中竹枝詞  其三 明‧楊慎:

江頭秋色換春風,江上楓林青又紅。

下水上風來往慣,一年長在馬船中。

——一語「江頭秋色換春風,江上楓林青又紅」,將從春到秋的風景說遍;而那看慣風景的人,「一年長在馬船中」,日日夜夜如走馬,他已是「下水上風來往慣」,把人生的苦,清清淡淡地化入風中、灑入水中。

江頭秋色換春風,江上楓林青又紅。(freepik 公有領域)
江頭秋色換春風,江上楓林青又紅。(freepik 公有領域)

竹枝詞 明‧沈懋孝:

洞庭秋水接三江,正美鱸魚橘柚香。

絲管家家明月夜,儂今何事不還鄉。

——本詩以美麗的風景和美味的風味道出了秋天的時空,又以「絲管家家明月夜」切入當下的時點,正是一年中家家團圓的中秋明月夜。詩情一層層地展開,最後終於敞開內心深處,直問夢中人:為何你還在天涯忘歸鄉呢?

蘭江竹枝詞十二首(夜飲浮梁懷大學士趙公) 其八 明‧胡應麟:

溪上浮梁*春漲平,濛濛煙霧懶回程。

風秋潭上踏歌去,水遠山高無限情。
(*浮梁即浮橋)

——本詩是懷友之作,畫意詩情既溫柔又豪放,展現了自己對知音的懷念,對映伊人踏歌而去的灑脫。人生的聚散離合怎生牽掛?輕輕放下人間情,盡寄高山流水,穿越無際時空悠悠代言。

嶺南竹枝詞  其二 清‧彭孫遹

春草青青秋草黃,桂花開後菊花香。

郎行莫過新州去,獨鶴西頭是瘴鄉。

——青青春草轉秋黃,秋來菊開桂飄香,此時此刻,最想掛住的是郎君的行腳,願君留步莫遠行。

秋菊綻放。(pixabay)
秋菊綻放。(pixabay)

廣州竹枝詞  其二 明末‧何絳:

月泉寺口月明時,一疊秋風一疊詞。

今夜思君不得見,坐看孤月上高枝。

——詩中反覆使用了月與一疊等詞,強化情感的表達,增強了印象;下聯直白表現思君的情感,一腔深情寄予孤月代言。

南湖竹枝詞  其二 清‧沈進

秦塘角角野雞鳴,秦塘纂纂野棗生。

秦塘蓮子幾時結,愁見荻花秋水平。

秋風中翻飛的蘆葦。(王嘉益/大紀元)
秋風中翻飛的蘆葦。(王嘉益/大紀元)

——「秦塘」的風物:野雞、野棗和蓮子平鋪直述了時空背景,環環相扣的秦塘景物步步推向主題,在最後一句展現「荻花秋水平」,景物凸現,喚醒秋愁。蒹葭茫茫立水中,伊人芳蹤何處?詩人含蓄點出心中思念的愁結。

竹枝詞  其十四‧和王鳳喈韻六十首 清‧錢大昕:

楓染秋林葉葉丹,斜紋衫薄惹輕寒。

野田黃雀飛將宿,月上蘆花白一灘。

——優美的秋天意象展現眼前,鮮明的擬人化筆法,展現秋天詩情畫意,如:楓染秋林、月上蘆花。薄衫惹輕寒則是表現了秋季物候特徵。放眼「楓染秋林葉葉丹」,丹紅片片將秋天染出了春色!

楓染秋林葉葉丹。(Pixabay)
楓染秋林葉葉丹。(Pixabay)

西湖竹枝詞  其四 清‧朱彝尊

山色湖南十里秋,清波門外愛停舟。

自參歡喜阿羅漢,縱畫愁眉也不愁。

——「山色湖南十里秋」,展現廣闊的十里秋色,雖恐秋色帶來秋愁,只要心中時時自參佛,自在歡喜,愁也不上眉頭。

心安處皆吾鄉

竹枝詞譜寫多采多姿的秋歌,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掛念,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可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

註釋
[1] 清代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三說:「 唐人《柳枝詞》專詠柳,《竹枝詞》則泛言風土 。」
[2]後人稱帝堯之女娥皇和女英為帝子。帝子祠可能是指湖南湘陰縣祭祀湘水女神娥皇女英之廟,今不存。

#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