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體制內官員當前處於一種負面情緒中,特別是對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失望和不滿。

中國一家知名媒體集團高管晉華(化名)接受《大紀元》記者專訪時表示,「從我日常接觸到的中共體制內官員看,不滿體制現狀確實是絕大多數,他們不滿習近平上台十多年以來倒行逆施和瞎折騰導致的經濟裹足不前和衰退的現狀。」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消費價格指數再跌,通縮加劇,顯示中國經濟在通縮中越陷越深,這已經成了中共最頭疼的問題之一。經濟下滑令中共官員利益受損,他們對現狀極為不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12月7日,《中國經濟時報》罕見發表《時報時評》,評的是《理性看待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其中列舉了中國經濟的多種問題,以及外部發展環境不好影響經濟等,被指與中南海宣傳「經濟向好」唱反調。

之前的11月6日,《財新周刊》發表社論《改革亟須新突破》,這篇文章被認為「內容尺度之大,足見黨內不服的、不滿的,大有人在」。

晉華對《大紀元》表示,「總體來說,絕大多數中共官員不滿習近平折騰十年,給他們帶來了無盡工作壓力,影響到他們撈錢。」

「這些人均可以被視為真正的實力派,他們與資本綁定,壟斷或控制一個領域或一個地區的各類優質資源,中共一旦崩潰,這些人成為割據勢力的可能性很大。」

而《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的新媒體「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曾刊文《警惕權力遊戲》,揭示既得利益集團的存在,「每一個權力中心的周邊,都聚集了一批仰其鼻息的既得利益集團。這些人因為接近權力中心,得以壟斷資源,獲取巨大的利益。他們可能是權貴階層,也可能是『白手套』,他們遊走在邊緣,與權力完成合謀。」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之子胡德平也曾表示,「權貴結合、凌駕於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集團」是「改革」的最大阻力,這部份人和國家存在「對抗性的矛盾」。

官越大 留後路機會越多

目前,中共政權危機重重,政壇謠言滿天飛,整肅消息不斷,體制內官員普遍看不到希望。

12月6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中央政法委選出的全國「楓橋式工做法」104個單位代表,並強調發展所謂新時代「楓橋經驗」。「楓橋經驗」曾在毛澤東時代推廣,導致大批基層官員和四類份子被迫害致死或自殺身亡。

在習近平當政之下,很多官員「躺平」,出現逃逸式辭職。「逃逸式辭職(離職)」的提法已經在中共官員落馬通報中出現。

晉華說,「越是處在體制內較高位置、經濟發達地區的官員,警覺性越高,留後路的機會也越多。這裏的留後路僅指,向海外轉移資產,將子女儘量安排到國外。」

美國近年也開始對此採取措施。2022年2月9日,多名美國眾議院資深共和黨議員提出《制裁中共法》,鎖定所有中共全國代表大會成員及其直系親屬,禁止他們涉足美國的金融系統,在美國境內的財產不能進行交易。◇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