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昨日(13日)向各小學派出2025/26學年「開班信」,有兩所資助小學新學年未能獲批開辦資助小一班級,分別為黃大仙區的天主教博智小學和南區的鴨脷洲街坊學校。教育局表示,相關的學校可選擇申請方案,並在獲得教育局的特別批准後,再次參與下年度的小一派位。

按現行開辦小一班級的準則,個別小學獲派的學生總人數少於16人,而同一學校網內其他參加小一派位的學校仍有學位餘額,除非有特殊考慮因素,否則該校原則上不會獲資助開辦小一班級。

過去收生不足小學可選擇開辦私立小一,以換取翌年再參加派位;或是申請特別視學,憑具有優質教育獲准繼續開班,但教育局日前公布2025/26學年起的新安排,其中取消特別視學這個選項,並收窄開辦私營小一的門欄。

由於兩間小學在近6個學年首次出現小一收生不足情況,根據教育局最新政策,兩校可申請自資開辦私立小一。但在收生不足的前後六個學年內,教育局只會批准有關學校開私立小一班一次。若學校在近六個學年內已是第二次收生不足,則不能再申辦開辦私立小一,只能選擇在接着三個學年後停辦或與他校合併。

教育局表示,會一直與有關辦學團體保持緊密聯繫,為學校提供適切支援,讓計劃得以順利落實及平穩過渡,保障學生的學習利益。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教育局做法合乎形勢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今早(14日)於港台節目表示,有10多間學校於今年1月的自行收生階段,僅錄取個位數字的學生,故對最終只得兩間小學被「派0班」感意外。他形容近年學生人口下滑情況嚴重,短期內不見可逆轉,相信學界踏入寒冬期,要做好準備。他又認為,教育局的做法是合乎現時形勢,取消特別視學安排接近現實,過去數年收生數字少,即使特別視學評估學校整體表現好,但仍不代表可收足學生。

至於成功申請的學校須持續6年以私立營運。張勇邦則指,要更審慎思量財政實力是否可「頂住6年」,至於合併方案,他表示不同學校有不同文化,要磨合不容易,認為日後會逐漸多學校選擇停辦。@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