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投資美股的朋友上周經歷了一場相當恐慌的股災,導致股市一度大跌1,000點,三大美國指數已經重返去年11月,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之前的水平。可以說,過去幾個月的曇花一現的勢頭已完全化為烏有。例如,特斯拉的股價在星期一重挫了15%,回到去年11月馬斯克站台支持特朗普之前的水平,過去50%的升幅全數蒸發。
美國經濟及股市或許已陷入所謂「特式蕭條」的經濟衰退,即特朗普政策混亂引發的經濟衰退,甚至有人將其形容為1930年以來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翻版。因為1930年代的關稅政策觸發了美國經濟逆轉,出現大蕭條現象,當時許多人破產失業,甚至自殺。今天美國經濟狀況會否重蹈覆轍?當然美國經濟現在相對較強,特別是去年第四季,我們看到其增幅仍然相當可觀。事實上,在拜登的任期內,美國經濟的表現其實並不差,甚至比特朗普之前的4年好。然而特朗普接任後,雖然曾有些憧憬,以為經濟會因其刺激政策和減稅措施得到提振,但明顯因川普政策的諸多不確定性,令許多商界人士在投資上遇到重重障礙。
不少分析認為,美國資金的撤出也可以解釋過去兩個月中港股市的支持。這反映出一些資金確實是在進行再部署,買入港股。特朗普的政策矛盾和不一致,令商界對前景失去信心,許多大企業不僅暫停招聘,甚至啟動了裁員計劃,不談因馬斯克領導下的政府效率不高,相關失業數據可能在3月份進一步反映出這一情況。
特朗普本人近日對經濟前景似乎也表達出另一種看法。他在霍士新聞採訪中迴避了關於未來是否會出現經濟衰退的問題,承認會有一個過渡期,但繼續強調「我們正在進行一些重大的事情,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呼籲大家不要只關注股市。這與他第一任期的反應有著很大的差異。在競選期間,他不斷嘲笑拜登任內可能引發的股市調整,現在卻告訴大家不要只看股市的說法讓人覺得相當可笑。
此外,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也提到目前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至於聯儲局是否需要降息以推動經濟,貝森特只表示特朗普並不關注短期利率。最近他並沒有再向聯邦儲備局主席鮑威施壓,而是不斷強調希望壓低美國的長期利率。在一系列政策的不明朗之下,美股在星期一的調整併不是個別事件,最近也有很多評論提到美股的調整是經歷了近幾年的巨幅升幅後的資金獲利回吐,許多資金都是在低位買入,現在依然在盈利,所以股市出現大調整,甚至跌破20%進入熊市並不奇怪。
特斯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特朗普一直支持馬斯克,甚至買一輛特斯拉作為支持,但我們卻看到不少美國車主正出售自己的特斯拉,以避免捲入政治漩渦。經過星期一股市大幅調整後,我們注意到特朗普開始放風,可能會與中國舉行習特會的會談。這其實已經透露很久,特朗普上台前就暗示可能與習近平會面,但在他上任的第一個月似乎這個會談被他擱置,重心放在美墨加的關稅上。
儘管如此,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政策仍然反覆出現,包括從徵收到延遲,這也令商界感到無所適從。在這兩個月的任期內,唯一真的徵收的關稅是對中國額外徵收的20%關稅。可見,特朗普對中國的施壓與對其它國家的手段基本類似,都是透過極限施壓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不論是軍事、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期望取得最大的利益。
許多朋友認為特朗普打壓中國是目的,但其實不是最終目標,而只是他施政的手段。同樣,他對烏克蘭的行為也是如此,他希望透過施壓以獲得最大利益。因此在談判過程中,關稅只是手段,其真正目的在於確保美國利益的最大化。
當然,這沒有對錯,因為在特朗普眼中,爭取美國最大的國家利益是他的應盡職責。不論是對中國、烏克蘭或歐洲,在他看來都沒有對錯之分,而受壓迫的一方自然難以承受。在美股近日出現重大調整後,特朗普似乎加快了與習近平會談的步伐,並透露了4月先由他訪問中國,隨後在6月再與習近平會晤的計劃。
中方希望優先由特朗普4月訪問,因為如果習近平先去美國,可能被視為在國內的政治表態,承認失敗,這對習近平而言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此外,習近平擔心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時遭受侮辱,這在他眼中是不可想像的。因此,中國官方極力避免習近平出現類似的尷尬情況。大家還記得去年一些國際高峰會的場景,習近平進入會場後他的隨員翻譯被保安攔截的狀況。這讓習近平反應相當措手,這可能是他對突發狀況處理能力較弱的表現。因此,在當前這種狀態下,中國希望儘量避免習近平出現尷尬局面。
大家或許也注意到了美國現在出現的滯脹情況相當嚴重。摩通預測美國經濟衰退的機會率已從30%上升至40%。第一季度美經濟甚至可能出現經濟顯著放緩,這是近年來從未發生的情況。同時,美國的通膨似乎難以消退,現在通膨率已經達到3%。最近因雞蛋荒引發的通膨效應也相當嚴重。由於禽流感的爆發,雞蛋的價格暴漲了四、五成,這對美國人來說難以接受。
而高企的通膨也可能導致聯儲局在今年內不得不考慮降息的預期。這對香港利率來說也是個負面因素。未來可能會再討論這些。因此,在滯脹和蕭條的背景下,特朗普只能重新提出習特會這一重大刺激因素,希望挽救如今下滑的民望。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在投資市場和經濟中的主要動向。◇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 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