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烽火未滅,烏克蘭淪為戰場已達三年之久,若從2014年俄軍入侵克里米亞(相當於香港土地面積24倍)開始計,即已超過十年。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進攻烏克蘭,烏方損失士兵達71,884人(UA Losses數據),而俄方死亡士兵估計為167,194至234,669人(BBC數據)。
美國總統特朗普雖正努力催促雙方停火兼達成長遠和平協議,但近因美國是否願意繼續作為西歐的大後盾已漸起變數,驅使沉睡已久的工業大國德意志迅速甦醒。2月,德國大選變天,改革派的上場正是在這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再不轉型便不用轉
德國近兩年連續出現經濟倒車(2023年縮減0.3%、2024年下降0.2%),無法延續疫後反彈勢頭,好生納悶。剛從大選中勝出的默茨(Friedrich Merz)誓言破舊立新,重振德國經濟雄風。
歐洲在過去20年發展緩慢,美國則不斷在科技上創新、佔據IT多個板塊的領導地位(如AI、社交平台、地圖與多樣軟件),同時東方亦快速從後急追,而中共除了是常被美國稱為「競爭對手」外,更具著政治上的威脅性,且看它在澳洲附近無預告實彈軍演,毫不給予袋鼠王國任何面子,另軍機繞台已是家常便飯之事。
如今已不是一百年前西歐被稱列強的年代,今天大家都看到白宮一退,西歐陣腳即時大亂,急忙想辦法與美國修好,力保烏克蘭。其實,他們那麼緊張,莫過於害怕戰火西延,趨往波蘭(近代史上已多災多難)、德國(永離戰場不遠,曾因蘇聯支撐東德導致國家一分為二)等,繼而法、英應不會有好日子過。
近代政治Landscape只見中共在資金上不斷給予俄油龐大出貨市場,漠視西方國家制裁,驅使戰爭得以持續至今,不管生靈塗炭。歐洲當然心知肚明,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指名道姓譴責「中共」扶助莫斯科。
擁有法律系背景、曾在貝萊德(BlackRock)德國公司任職高層的默茨,正欲為西歐扭轉乾坤打開序幕。在1970與1980年代,默茨是一名堅定反共主義支持者,當年乃西德意識形態核心,亦是基民盟(CDU,其所屬黨派)原則。他著作《勇敢迎接更多資本主義》提倡經濟自由主義。默茨主張歐洲更緊密的聯合,並提出建立「歐洲軍隊」的倡議。
德國上空迎來一片新藍天,現任政府提出的經濟主要目標有三,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和競爭力、增加基礎設施和國防支出、實施減稅和放鬆管制。表現看「拳拳到肉」屬全攻型。
為了達到這些Objectives,當局將採取多項措施,計劃如設立高達5,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針對基礎設施、教育、數碼化、能源和醫療保健投資;放寬「債務煞車」規則,允許增加借貸,特別是用於國防支出;減稅和放鬆管制以激活經濟增長;將食品的增值稅永久降低至7%,以支持餐飲業;全面恢復農業柴油補貼,以支持農民。此外,政府還放手、通過廢除某些報告、文件和統計步驟,減少法律要求的公司高管數量,以削減官僚主義。另更優先發展創新、研究和數碼化。
等一等,這真的是歐洲嗎?很難想像吧!
德認清向中共說不
當然,德國內部亦有反對變革聲音,那些「一般反駁」(如債務會上升和Pro Business等)不多講,最值得探討或改善的是,新政府對新移民採取更嚴謹態度,但企業正值用人之際,很有可能需要更多人力物力(順帶一提,德國失業率甚低,沒多餘Human Resources),這裏或需Fine-Tune。
許多人仍然掛在嘴邊二戰時的納粹德國,不能讓其強大。然而,過了80年世界甚麼都變晒,今天不斷向外滲透、滋擾鄰邦、支持恐怖組織(如塔利班)、侵犯人權、指鹿為馬、搞酷刑搞網控搞集中營、殺人當自殺的政權是誰?中共惡行罄竹難書,實為當今終極禍根。
歐洲眾國如意大利與烏克蘭曾經跟中國關係還算不錯,但後來認清中共後,紛紛180度改變立場。德國為了其於大陸的「億億聲」汽車市場,長年屈膝(有不情願成份),今天也許是時候因在大是大非面前,深思是否應站直點,加上德國車在陸市佔率已由幾年前的25%,大幅縮減至本年2月的14.1%,顧慮應下降不少。離人民幣愈遠,頭腦愈清醒。
俄烏戰爭中,德國堅持撐烏。繼去年35年來(六四後)首次召見中共大使,譴責黑客網攻,今年再起訴涉嫌為中共進行間諜活動的三名德國人,顯然德國已受夠了,拉開「向中共說不」的New Chapter。◇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