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法會議員、已解散的囚權組織「石牆花」創辦人邵家臻今年1月因胃癌病逝,享年55歲。有英國港人組織昨日(22日)起一連兩天舉辦關於邵家臻的展覽,首天有近百名港人參與。「佔中三子」之一陳健民在論壇上表示非常佩服邵在獄中仍繼續爭取公義;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形容自己跟邵是最佳拍檔,關注議題無獨有偶皆聚焦於弱勢群體。
展覽在英格蘭小鎮雷丁(Reading)一個社區中心舉行,由「Reading Hongkongers CIC」與「香港館」合辦,主題是「邵家臻和他的香港」(Shiu Ka-chun and the Hong Kong he championed)。展覽內容包括介紹邵家臻生平的文字展板;藝術家蕭偉恆、蔡維紀、黃照達的多幅紀念作品;以及播放由《撐傘》導演陳耀成剪輯的邵家臻紀錄片《停留是剎那》。
在首天展覽,主辦單位舉辦《「香港之子」是怎樣煉成的?》論壇,嘉賓包括大律師黃瑞紅、「佔中三子」之一陳健民、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和社工系講師龔偉森,他們逐一分享與邵家臻的相處點滴,並與台下觀眾交流。
黃瑞紅在1997年擔任香港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當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香港舉行會議,她因示威被捕和被起訴。邵家臻當時在荃灣擔任青年社工,邀請黃瑞紅與另一名被捕人士到一個青年度假營分享為什麼會去示威。初次認識邵,讓她感到印象深刻,因為他並非傳統的社工形象,反而強調要讓學生有更廣闊的世界觀、要參與社會,亦和那些年輕人相處得像朋友一樣。
而在2012年反國教運動中,黃瑞紅是「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成員,在佔領政總公民廣場多天的集會上,邵家臻都負責擔任司儀。黃讚揚邵很懂得如何主持,讓運動參與者感到安心,知道他不會亂來。在往後日子裡,雖然不常聯絡,但彼此得知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
陳健民:佩服邵在獄中仍爭取公義
目前身在台灣的陳健民以視像方式憶述在2013年邀請邵家臻成為「佔中十死士」,因為當時覺得需要一位社工,而邵擁有豐富的社運司儀經驗,覺得他進步而「不激進」,凡事可以有商有量。從那時開始的,他們便一起推動「佔中」。陳現在還記得,在2014年9月28日早上,警察即將清場,邵在大台不斷演講,形容當時是公民抗命最尊貴的時刻。
2019年,陳健民、邵家臻等人因佔中案而被判入獄,陳憶述在荔枝角收押所裏看到邵躺在床上痛苦、甚至嘔吐的樣子。陳坦言,如果自己的健康跟邵一樣差,例如患上糖尿病和濕疹,不可能參加那麼多社會運動,所以非常佩服他。陳強調獄中環境惡劣,但邵在囚期間也沒有放棄追尋獄中的公義;相反,自己只能在獄中做運動及教導其他囚友英文。
張超雄:邵並非入獄後才關注囚權
目前身在加拿大的張超雄憶述,1998年開始認識邵家臻,當時邵仍在荃灣青協工作。在立法會中,兩人堪稱最佳拍檔,關注的議題無獨有偶皆聚焦於弱勢群體,包括在囚人士、長者和殘疾人士等。
張重申,邵關心囚權並非因為自己曾被判入獄,而是早在擔任外展社工年代,已接觸不少聲稱曾在獄中遭受不人道對待的青年。因此,邵於擔任立法會議員期間,張超雄曾主持兒童權利委員會會議,邵邀請被虐的釋囚發言講述經歷,非常震撼,但懲教署署長全盤否認指控。
之後,邵再找來50名曾遭虐待的前青少年犯接受傳媒訪問,橫跨二十多年,彼此互不相識,但他們向傳媒所述的經歷卻驚人地一致,反映問題非常嚴重。張引述邵形容情況「太過份、太失控、太猖狂、太荒謬」,他有所虧欠,所以必須更加關注,希望將陽光重新照進監獄;邵又說,若一日未能爭取到囚權,他便不會「眼閉」。
此外,在兩天展覽期間,前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前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及前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前助理教授黃偉國亦有分享環節,題目分別圍繞「反國教及雨傘運動」、「建構青年」及「囚權之路」。而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退休教授陳清僑則就邵家臻近年3本著作《坐監記》、《坐監情緒學》和《字裡囚間》作出閱後分享。@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