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失業率的攀升,針對求職而設計的「殺豬盤」詐騙套路也「日新月異」,其中包括冒充待遇優厚的國企或上市公司誘惑求職者「試崗」,有中國民眾為求職被騙數十萬元(人民幣,下同)。
在中國大陸,每年的3、4月份既是春暖花開的仲春時節,也是許多公司、企業扎推招聘職員的招聘季,俗稱「金三銀四」。然而,各種求職詐騙的陷阱與套路也在此時紛至沓來。
近日,中國網絡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網民發帖稱自己遭遇了招聘騙局,被假冒國企或上市公司HR(人事部門職員)的騙子,以就職培訓、調研及試崗等說辭誘入騙局,輕則損失幾千上萬元,重則被騙走數十萬甚至背上貸款。
有求職者4月6日接受陸媒藍鯨新聞的採訪時表示,其實詐騙團夥的騙術並不高明,可是「處處拿捏人性」,結果就是「我為了工作唯唯諾諾,誰知道騙子虎視眈眈」 。
許多招聘騙局的受害者講述了類似的經歷:他們通常是在招聘軟件海投後,突然通過電子郵件收到了某國企或上述公司的「入職邀請」,被告知獲得了某個自己所期望的崗位,通常公司提出的薪資待遇都很優厚,令求職者難免心花怒放、喜從天降。
然而,求職者同時也被告知,還需要完成一些「入職流程」並接受短期的「試崗」,以檢驗求職者的綜合質素及實際工作能力是否真的勝任該崗位。一場騙局就此拉開帷幕。
綜合陸媒報道,這類騙局大多瞄準會計財務、行政管理、文員等崗位,詐騙套路如下:
首先,被選中的求職者會被要求下載某個對方指定的所謂「內部辦公軟件」,完成註冊後被拉入一個由多名求職者組成的培訓群組,參加所謂「試崗檢測」。
試崗第一天,假冒的HR通常會先讓求職者「嚐到一點甜頭」——先要求求職者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基礎數據蒐集整理工作,甚至只是完成規定數量的「點贊」,薪資日結。對方聲稱,這是為了考驗求職者的耐心、時間觀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當求職者完成相關工作後,當晚就會收到大約一至二百元的「工資」。
接著,第二天求職者會被要求完成諸如「公益捐款及轉賬」、「測試支付系統/試行數碼人民幣/電子錢包穩定性」等任務,需要求職者自己墊付資金進行測試分析,對方並許諾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後的收益,是墊付資金的20%~30%左右,而且測試完成後,幾分鐘內即可返利到帳。
受訪者蔡蔡(化名)告訴陸媒,自己當時被告知可以任意選擇線上公益捐款項目來進行測試,捐助200元並把捐款截圖發到群裏以後,電子錢包裏的帳戶餘額就會變成剛才捐的錢的數目,然後再按對方的指令進行買賣操作。自己想著「就算碰到詐騙,也是做公益了」,於是就按照對方的要求去做了。
但為「試崗「墊付的資金,不會停留在區區幾百元,通常到最後就上升了幾千或上萬元。
還有點求職者按要求轉賬數千或上萬元後,操作系統就彈出了「帳號凍結」的提示。這時,負責帶領求職群組「試崗」的人員就會告訴其中一個求職者,因為其操作失誤而帶累了整個群組,導致「群裏所有人的墊資都可能因此回不來」。然後要求這名職者必須臨時支付一大筆資金來「修複數據彌補錯誤」。一些求職者在察覺異常後及時退出止損,也有人因此被騙走了數萬乃至幾十萬元。
如何防範招聘詐騙:
1.)在收到面試通知時,應多方核實對方的身份,對於所謂「高薪低門檻」、「培訓先繳費」的情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上當;2.)不要被高額報酬迷惑而接受「先交押金後入職」或「墊資做任務」這樣的要求,因為正規的公司不會這樣做;3.)對於來歷不明的郵件、短訊中的超連結切勿隨意打開,也不要輕易下載不了解到軟件;4,)不要在網絡上向任何沒有確切核實身份的對象透露銀行卡號、支付密碼等敏感訊息。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