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發表報告指出,自2023年中以來,大陸資本帳戶持續承受壓力,直至2024年9月政府宣布轉向更大規模的刺激政策,才略見改善。同時,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亦出現劇烈波動,受跨境支付激增後驟降影響。由於陸資本流動,特別是與香港之間的變化,與人民幣國際化高度同步,進一步分析兩者的聯動變得尤為重要。
人民幣國際化專有指數顯示,該指標在2024年第二季觸頂後於第四季急跌,各組成部份走勢分化明顯。在中美利差擴大的背景下,人民幣計價融資持續增長,成為相對便宜的借貸貨幣。具體而言,淨貸款發放增至1,000億美元,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亦突破820億美元,皆受惠於中美收益率差距持續。
然而,人民幣作為官方儲備貨幣的吸引力下降,其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進一步萎縮。在儲備多元化趨勢下,特別提款權(SDR)籃子內的貨幣,包括人民幣,整體市佔減少,反而一些次要貨幣佔比上升。同時,中國雙邊貨幣互換機制的使用亦明顯下滑,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流動性中的角色正逐步減弱。
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中的角色日益重要。自2023年第二季起,香港市場活動急增,帶動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使用大幅上升。然而,2024年8月見頂後僅兩個月內增幅即迅速消失,與人民幣兌換活動及匯款波動同步。該期間亦正值人民幣面臨最強貶值壓力,香港意外成為為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器」,無論屬市場反應還是政策引導,均反映其前線地位。
Natixis指出,自2023年以來,香港一直站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最前線。無論是北京推動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中美持續的利差,抑或香港銀行間市場的異動,都推動了2024年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有趣的是,這一切發生在人民幣國際化自2024年初高峰逐步回落的過程中。@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