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品牌Shein(希音)受益於美國「最低免稅額」(de minimis)等有利貿易規定,使低價商品得以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然而,中共與美國打關稅戰之際,Shein的所謂「好日子」還能持續多久,引發質疑。

路透社近日走訪廣州市番禺區Shein村時,發現氣氛低迷。三位工廠負責人與四位下游供應商表示,Shein本地訂單明顯減少,原因是Shein將部份產能轉向越南。

隨著美方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高關稅,並取消來自中國小包裹享有的免稅政策,廣州「Shein村」及Shein的未來也因此充滿不確定性。

「Shein村」有數百家工廠可以高速完成線上訂單,從豹紋褲到鄉村風上衣均能以極快速度生產。2006年創業的李先生(化名)是一家成衣廠老闆,服務國內外市場,過去五年一直為Shein代工。他透露,今年來自Shein的訂單已減半,且越來越多訂單被轉往越南。「影響相當明顯,關稅短期內看不到盡頭,下一步會如何也說不準。」

在「Shein村」,上千家小型代工廠每天以幾元人民幣的成本小批量生產時尚單品,迅速銷往全球、以低價出售給年輕消費者。

56歲的胡先生(化名)表示:「老實說,這兩年跨境電商簡直瘋狂,以前中國根本沒有這樣的業務。」

兩位工廠主證實,Shein近期開始鼓勵大型供應商赴越南設廠,承諾保底訂單與更長交貨期。這些資訊來自Shein本身或其他供應商的間接相告。

「自從中國新年以來,特朗普重新執政後,Shein就要求許多大廠想辦法在越南設點。」胡先生說,他的工廠規模不大,旺季月產量約20萬至30萬件,無法爭取到Shein遷廠激勵措施資金。

對路透社詢問,Shein回應稱「有關公司產能外移的說法不實」,並指出中國供應商數量已從去年5,800家增至7,000家。但對於是否提供激勵措施鼓勵中國大廠赴越南設廠,以及此舉是否影響其他中國供應商訂單,Shein未正面回應。

兩難困局

將生產轉往越南,或可讓Shein繼續利用「小包裹免稅」政策以低關稅(甚至免稅)方式將商品輸往美國,但該政策是否適用越南仍有變數。

ePost Global產品開發總監萊菲爾德(Alison Layfield)補充:「他們當然會想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屆時消費者可能無法再以過去的價格和數量下單。」

美國特拉華大學時尚與服裝研究教授陸聖(Sheng Lu)表示,Shein若不調整商業模式,將難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它小批量快速推新的模式很聰明,但若要整體搬移到越南,勢必影響交貨時間與成本。」

對李先生來說,搬遷到越南不僅投資成本高,且當地勞動力效率不如中國,讓他難以產生興趣。「我們這邊一天能做1,000件衣服,在那邊要花上一個月。」

他計劃轉向內銷市場,但也坦言,對其它工廠來說,「他們只有兩條路:不是破產,就是去越南。」#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