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日前公布對對建造業職業安全及健康(職安健)的監管的主動調查行動報告,並提出一系列建議。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表示,歡迎公署提出的建議,希望業界加強工程團隊對施工期間的管控等,加強施工安全。
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認為,公署在報告提出針對「合資格人士」失職、罰則不足、跨部門協調不彰等關鍵問題,均直指業界痛點。報告中揭露的案例,凸顯現行監管機制的漏洞及業界部份持份者的責任缺失,極需系統性改革。
但他們同時澄清,安全主任的主要職責是協助僱主監察地盤的安全表現,而非代替僱主的責任。強調致命事故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不認同因為工作場所發生致命事故,便本末倒置地向安全主任立案調查。
學會又說根據法例,僱主不能向安全人員委派安全以外的工作,以免妨礙安全主任執行監督工作場所安全的職務。實際上,安全主任經常需要兼任一大堆和安全專業無關的工作,包括環保及保安等事宜。他們促請勞工處主動調查及採取適合行動,協助安全主任能夠專注於安全職務。
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堅信,職安健的提升需政府、業界、公眾等多方共治。除了支持申訴專員公署的建議,也呼籲各持份者立即行動,透過制度革新、科技應用與教育深化,共同構建「零事故」的建造業未來。
學會建議勞工處清晰釐訂「合資格人士」的資歷並設立公開名冊,同時要求各類「合資格人士」定期進修,確保其專業性及有能力應對行業技術和環境的更新。法例應嚴禁「合資格人士」代簽或預簽檢查文件,要求所有檢查必須由具資格者親自執行,並對違規者施以高額罰款及刑事起訴。
勞工處亦應檢討強制性安全訓練課程的內容,除了聚焦法例和工作守則外,加入更多和實際操作相關的內容,以提升修讀人員對環境的認知。
他們又建議,勞工處加強與業界合作,建構中央化電子平台,將安全相關的資訊透明化,並且使用科技將流程簡化,增加效率。例如,網上公開紀錄冊,累積多次違規者應被暫停或取消資格,並公布名單供業界查詢,以提高其職業倫理與責任感。
處方在完成嚴重工業意外的調查後,應適時公開報告內容,讓業界和公眾更清晰了解事件真相,避免任何誤傳資訊等等。
他們呼籲,發展局加重承建商和各類型承包商的安全紀錄標書評核的佔比,例如安全評分低於平均分數者,直接失去投標資格;或引入第三方獨立安全評級制度,作為投標資格的客觀指標等等。
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呼籲業界加強工程團隊對施工期間的管控,要求負責工序、區域的工程人員各自負責自己相關施工的安全管理。在設計階段時便需要考慮安全,使安全措施能於工程進行時同步規劃、施工投入及適當修訂。@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