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一頭大象在一座動物園(後來改建為生態園區)裏被圈養了32年。如今,在相關人士的協助之下,牠被送到位於巴西亞馬遜雨林中的一個大象保護區「頤養天年」。
據美聯社報道,這頭名叫Pupy的35歲非洲象(African elephant)於1993年被送到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巴勒莫動物園(Palermo zoo)居住。
布宜諾斯艾利斯在2016年啟動該動物園的改造計劃,將這座已有百年歷史的動物園轉型為一座以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本土物種保護為主的生態園區。而園區內超過1,000隻動物(包括獅子、老虎、熊和猿猴)被遷移到其它國家,以享受更好的生活環境。
猩猩桑德拉(Sandra)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牠現在生活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沃楚拉(Wauchula)的「類人猿中心」(Great Ape Center),已經適應當地生活,而且結識同類朋友。
而Pupy是該生態園區最新被遷移的動物。牠被裝在一個籠子裏,該籠子有粗鐵條固定在一輛貨車上。這輛貨車經過5天的時間,行經2,700公里的路程,在4月18日抵達位於巴西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的巴西大象保護區(Elephant Sanctuary Brazil)。這是拉丁美洲的第一個大象保護區。
在這5天的旅程中,Pupy並沒有施打鎮靜劑。為了本次遷移任務,牠與相關人員接受了長達幾個月的訓練。在這輛貨車行駛途中,有滿載護理人員和獸醫的貨車隨行。
在抵達巴西大象保護區後,獸醫及陪同人員為Pupy打開籠子的門,但牠不願意離開。他們用牠最喜歡吃的甘蔗和西瓜來餵牠,還幫牠洗澡,讓牠恢復精神。
Pupy現在暫時住在一個戶外棚舍中,以便慢慢適應新環境。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長辦公室表示:「一切都將按照牠自己的節奏進行。」
目前已有5頭亞洲象(Asian elephant)在巴西大象保護區生活,其中包括名叫Mara的大象。牠於5年前沿著同樣的公路從阿根廷來到這個保護區。牠現在每天至少步行10公里。
官員說,由於兩個物種之間存在自然差異,Pupy將不會與瑪Mara重聚。「保護區的設計目的是將不同群體分開,尊重牠們的生理和行為需求。」
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生態園區將繼續飼養因為年齡或運送問題而無法遷移它處的動物。#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