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2025》報告,預測未來五年,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分別將達到17,100及37,700伙,足達《⾧遠房屋策略》目標。
團結香港基金指出,因應私樓賣地市場疲弱,當局應續精簡審批簡化地契。公營房屋供應趨向樂觀,輪候時間達標在望,但新挑戰在於控制建築成本。資助房屋雖與私樓樓價重疊擴大,但潛在競爭並不顯著,未來更可對促進公屋流轉發揮更大作用。
報告亦指,未來五年私人住宅供應將呈「先高後低」趨勢,2025至2026年每年落成量達2萬伙,其後回落至約1.5萬至1.6萬伙,反映發展周期明顯放緩。受基本面疲弱、發展風險上升及賣地市場保守氛圍影響,預售同意書、動工項目及供應預測持續下跌。
分析亦發現,2011至2020年間已發展官地平均發展時間延長三分之一,施工前後程序合共佔逾半時間,地盤複雜及基建要求是主因。報告促請政府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及地契條款,加快供應速度。
另一方面,公營房屋供應在未來幾年展現積極增長,預計2025/26至2029/30年度,傳統公營房屋年均落成32,100個單位,超越《長策》目標,簡約公屋也在穩步推進,未來五年年均落成量可達37,700個單位。
隨著供應問題逐漸改善,公屋輪候時間將持續下降,預計未來十年傳統公營房屋供應將超出《長策》目標約7%至31%。然而,隨著供應量增加,建築開支亦大幅攀升,預計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年度建築開支將增長73%。報告建議當局應重新檢視一些高成本發展項目,以有效控制開支。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總裁李正儀表示,房屋市場受高利率與建築成本等因素影響,情緒轉趨悲觀,但政策應具前瞻性以穩定市場。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及研究主管梁躍昊亦指出,需從制度、供應及設計三方面入手,應對供應放緩、成本飆升及單位配置失衡的多重挑戰。@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