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隻養了近四年的母貓突然攻擊主人,導致主人多處受傷,相關話題4月25日登上熱搜引關注。
陸媒報道,重慶一隻養了近四年的母貓「咪咪」,一直乖巧溫順,近日毫無徵兆地攻擊了主人,致使她全身多處受傷,需輸液一周治療。
當事人4月24日受訪時表示,「它咬了我三口,它飛起來就咬我那個頭,後來再上來就把我耳朵咬破了。痛得我晚上都睡不著覺,那個傷口很深,流了好多血。吊針應該要吊一個星期才能吊好。」
「我的頭、手、耳朵被咬了,身體其它部位也被抓傷,養了它三四年,一直都是我在餵它。」當事人說。
近日,重慶一隻養了近四年的母貓突然攻擊主人,導致主人多處受傷。 pic.twitter.com/X1zVvEirM7
— 甜甜 (@tiantian108) April 25, 2025
當事人查看監控後猜測,可能是手機裏發出的某種聲音刺激到了貓咪。事後她將貓放生了,並稱「感到寒心」。
此事件引發公眾對寵物攻擊行為原因、棄養責任的廣泛討論。
對於貓被放生,大多網民表示,「貓咪應該是受甚麼刺激了吧!」「它不會無緣無故抓人的!」「放生就等於棄養。」「放生成為流浪貓?」「抓傷自己就放生了,那出去又傷別人怎麼辦。」
「當寵物異常,不是遺棄而是愛!」「為何性情大變,還是得追究根本。」「這是遺棄,不負責任。」「這樣的貓放生會危害別人的。」
「誰知道她平時是怎麼養的?!還有對貓做了甚麼,還是說經常攻擊主人?被咬了這一次就遺棄了?都養了4年,都沒有感情嗎?!哪怕先關籠子觀察一段時間也行啊!」
「或許可以先把貓咪交給靠譜的朋友或者寵物機構暫養一段時間,等主人身體恢復,情緒平復後,再考慮是否接回貓咪。」「不想養,也應該給它找到去處,而不是放生。」
有網民表示,從動物行為學角度分析,貓咪突然攻擊主人通常是在表達某種訴求。手機裏的聲音可能讓它感到領地受到侵犯,激發了它強烈的領地意識;也有可能是貓咪長期積壓的不滿情緒在那一刻集中爆發。貓咪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通過行動傳遞訊息。此外,貓咪的一些身體不適、疾病困擾也可能導致其行為異常,一些潛在的病痛讓貓咪感到痛苦,卻又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通過攻擊行為來發洩。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