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年4月29日)是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執政的第100天。在這百日內,特朗普政府採取強硬的政策應對中共政權,所實施的多項措施與其前任拜登政府甚至自己第一任期的政策都有明顯不同。

一直以來,美國的對華政策是與中共政府進行經濟合作,尋求為這個共產主義國家進行政治改革創造條件。直到特朗普在2016年開始其第一任期,這個長達數十年之久的政策才出現重大轉變。

當時,特朗普總統的首任政府認識到,多年來美國幫助中國發展經濟,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促成中共的政治改革。因此政府決定扭轉方向,對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實施出口管制以保持美國在先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後來的拜登政府也延續了類似的做法,並加強了部份行業和產品的相關措施。

在本屆任期,特朗普總統在這個方面更是加大了砝碼。

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Henry Jackson Society)高級研究員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認為,特朗普總統是在主動重新為美中關係布局,而不是簡單地對中國的行動做出被動反應。

鮑爾丁告訴《大紀元時報》,特朗普正在以關稅為工具,打開進行根本性變革的大門,並「創建一個由聯手對抗中共的國家所組成的全球貿易集團」。

美國本屆政府的對華戰略不再只是對先進技術實行出口管制,以及對有軍事關聯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據報道,特朗普政府還要求其它國家減少與中國的經貿聯繫,以此換取降低這些國家與美國貿易的關稅。

位於德薩斯州侯斯頓的聖托馬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t. Thomas)國際研究教授葉耀元(Yeh Yao-Yuan)認為,特朗普總統對中國採取的行動不僅僅是為了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他說,特朗普總統正在利用關稅和貿易,削弱中共在全球的影響力。

顯然,中共已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共的國家媒體將這一次的中美關稅衝突稱為「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

美國商界人士Mike Sun認為,這才是中共政權單方面多次增加對美國報復性關稅的根本原因。Mike為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投資者和貿易商提供諮詢服務,擁有數十年的行業經驗。為了保護自己免遭中共政府的報復,他使用了化名。

目前,美國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145%的關稅。而某些產品(如電動汽車和注射器等)由於存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之前徵收的關稅,疊加後關稅高達245%。美國商品出口到中國則面臨125%的關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4月22日的一次閉門會議上表示,他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美中雙方關係將得到緩和。一天之後,他向記者保證,美國沒有做出任何單方面的讓步。

特朗普總統已證實,北京方面已經主動接觸華盛頓,目前正在進行談判。他駁斥了中共政權關於雙方沒有進行任何溝通的說法。

2024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共全國人大閉幕會前,代表和安保人員在禮堂門口集合。特朗普政府正在努力遏制中共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並對抗北京的海上絲綢之路。(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4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共全國人大閉幕會前,代表和安保人員在禮堂門口集合。特朗普政府正在努力遏制中共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並對抗北京的海上絲綢之路。(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的外交部聲稱,必須在尊重的基礎上進行貿易談判。Mike Sun認為,按照中共的說法,這意味著美國不能限制中國的崛起和發展。

由於目前的美中關稅僵局只是更大範圍的美中衝突的表現,而不是原因,接受採訪的三位專家認為,雙方都沒有太多有意義的談判空間。

他們並不認為特朗普會在貿易談判期間暫停對中國的進攻態勢。

對抗中共的「一帶一路」

在貿易戰之外,特朗普政府還將目光投向了消除中共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

「中國正在營運巴拿馬運河。」特朗普在今年1月的就職演說中說,「我們沒有把它交給中國。我們把它交給了巴拿馬,現在我們要把它收回來。」

巴拿馬運河是舉足輕重的戰略水道,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軍艦和貨物的重要通道,在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活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Mike Sun告訴《大紀元時報》,把巴拿馬運河問題擺上日程,顯示美國政府開始著手處理中共政權的「海上絲綢之路」問題。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共「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簡稱BRI)的一部份,該倡議是中共黨魁習近平的旗艦外交政策計劃。習近平於2013年,也就是他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第一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

北京利用「一帶一路」倡議,試圖通過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來擴大其經濟和軍事影響力。

據中共政權稱,在「一帶一路」這個地緣政治平台上,已有約80%的聯合國成員國(即152個國家)和中共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2017年,在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幾個月之後,時任巴拿馬總統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訪問了北京。在與習近平的會晤中,瓦雷拉簽署了「一帶一路」協議,使巴拿馬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加入該倡議的國家。

北京以巴拿馬為基地,將「一帶一路」平台擴展到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十幾個國家。習近平還於2018年訪問了巴拿馬運河。

總部位於澳洲首都坎培拉的智庫「澳洲戰略分析」(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創辦人兼主任Michael Shoebridge表示,中共一直致力於通過全球南方國家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尤其是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

他告訴《大紀元時報》,北京要建立中共版本的全球秩序,所採取的途徑就是首先在經濟上主導全球南方國家。

Shoebridg說:「而建立安全、戰略和政治夥伴關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2017年11月17日,時任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共黨魁習近平(圖中未顯示)時發表講話。巴拿馬在中國開設首個大使館的第二天,即與台灣斷交五個月之後,巴雷拉與習近平舉行了會晤。(Jason Lee/AFP via Getty Images)
2017年11月17日,時任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共黨魁習近平(圖中未顯示)時發表講話。巴拿馬在中國開設首個大使館的第二天,即與台灣斷交五個月之後,巴雷拉與習近平舉行了會晤。(Jason Lee/AFP via Getty Images)

如今,中共在巴拿馬的影響力正在瓦解。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今年2月首次出訪的國家就選定了巴拿馬。在與魯比奧會晤後,巴拿馬總統穆利諾(José Raúl Mulino)宣布,巴拿馬不會續簽和中共的「一帶一路」協議。

2月2日,穆利諾總統表示:「我們將會研究提前結束該協議的可能性。我認為該協議將在一兩年內到期。」

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國家巴拿馬,也將會是帶頭退出該倡議的拉美國家。

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由香港公司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nson,簡稱「長和」)控制,這也引發一些專家的擔憂,他們擔心中共政權可能會對運河實施控制,尤其是在發生衝突的情況下。

今年3月初,由貝萊德(BlackRock)集團牽頭的美國商業財團與長江和記實業達成協議,購買其在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營運權。

3月28日,中國當局對該協議展開調查,實際上已阻礙了協議的推進。

除了巴拿馬運河之外,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還確定了其它全球海上咽喉要道並展開調查。這些咽喉要道包括北海航道、英倫海峽、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等。

據總部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the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表示,在這七個全球咽喉要道中,中國國有企業或中國公司在其中五個港口營運著港口。儘管北京沒有在北海航道沿線營運任何港口,但它在更廣闊的英倫海峽/北海地區擁有重要的港口項目。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在陸地上採取著有效行動。

在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2月份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白宮宣布了一項旨在推進兩國貿易和防務合作的協議,包括進一步投資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該經濟走廊是拜登政府時期啟動的一項旨在對抗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美國基礎設施計劃。

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從印度延伸至塞浦路斯和希臘,途經以色列、意大利和法國等國家。建成之後,它將與目前取道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競爭。

魯比奧今年2月在接受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的「布賴特巴特新聞」(Breitbart News)採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對中國採取進攻姿態。

2025年2月2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左四)在巴拿馬城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船閘參觀期間與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巴斯克斯(Ricaurte Vasquez,左一)交談。魯比奧就任國務卿後首次外訪即選擇巴拿馬。(Mark Schiefelbe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2月2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左四)在巴拿馬城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船閘參觀期間與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巴斯克斯(Ricaurte Vasquez,左一)交談。魯比奧就任國務卿後首次外訪即選擇巴拿馬。(Mark Schiefelbe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如果按照我們以前的方向發展,有一天我們一覺醒來,才意識到中國人一直在西半球建立海軍基地,他們可以從那裏威脅到我們。有一天我們醒來,發現他們已經成為我們所有鄰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魯比奧說道。

他強調,特朗普政府「正在開始扭轉這一切」。

鮑爾丁說,特朗普總統的行動已經讓習近平陷入守勢。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於4月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會議,強調「構建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除了中共的高層領導人之外,中國駐亞洲各國和聯合國的大使也親自出席了會議。

中共上一次舉行這樣的會議是在12年前,即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不久。

今年4月,習近平還訪問了柬埔寨、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企圖推動包括鐵路、港口和人工智能等「一帶一路」相關項目。

「3小時電影的前30秒」

專家認為,特朗普對中共政權所採用的新策略並非沒有風險和挑戰。其它國家選擇與美國還是與中共結盟,將會影響全球領導力結構。

Shoebridg表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措施是明智之舉。然而,本屆任期內對盟國徵收的普遍關稅正在侵蝕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的信任。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際地緣政治諮詢公司奇洛‧阿爾法策略(Kilo Alpha Strategies)的創辦合夥人Amy K. Mitchell表示:「美國現在必須謹慎行事,以免疏遠我們的天然盟友,並最終認清對手是誰。」

另一方面,中共也在極力拉攏美國的盟友,包括向歐盟示好,並接待西班牙首相等。

葉耀元表示,迄今為止,美國的眾多盟友採取了不同的經濟和安全策略,使得它們在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同時,也和美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2025年4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抵達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共黨魁習近平舉行會晤。會晤結束後,中國官員發布了一項意在加強中西戰略夥伴關係的計劃。近期中共正在極力拉攏美國盟友,加強其與北京的關係。(Andres Martinez Casares/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抵達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共黨魁習近平舉行會晤。會晤結束後,中國官員發布了一項意在加強中西戰略夥伴關係的計劃。近期中共正在極力拉攏美國盟友,加強其與北京的關係。(Andres Martinez Casares/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但他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正在發生變化。

葉耀元表示,特朗普上任頭100天的各項舉措,為各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奠定了基礎。他表示,展望未來,任何國家都無法再兩面討好了。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Gordan Chang)博士就其中涉及的利害關係敲響了警鐘。

今年4月,章家敦在接受《大紀元》影片平台(EpochTV)的《美國思想領袖》(American Thought Leaders)節目採訪時表示:「這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爭。這不僅僅是一場貿易戰,不僅僅是一場關稅戰,而我們最好能贏得這場戰爭。」

面對與美國結盟對抗中共所帶來的壓力,盟友們將如何應對還有待觀察。

Mitchell還表示,特朗普政府上任的頭100天一直都在重新構建美國的國防人才隊伍,因此在安全方面,美國的對華政策尚未像在經濟方面那樣穩定成型。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今年4月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中共政權已將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增加了「300%」。他警告,中共政權在台灣附近的行動已經不再是軍事演習,而是戰爭的「綵排」。

2025年4月2日,四架台灣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準備從位於台灣新竹的新竹空軍基地起飛。同一天,中共在台灣附近啟動新的軍事演習。(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四架台灣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準備從位於台灣新竹的新竹空軍基地起飛。同一天,中共在台灣附近啟動新的軍事演習。(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另外,北京還對所有輸美的稀土實施了出口管制,降低了針對美國電影的進口配額,並對在華美國公司展開調查。

鮑爾丁表示,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對決可能以多種方式同時展開,然而現在預測結果還為時過早。

「我們正在觀看一部3小時的電影,目前才看了30秒,所以我們無法根據(特朗普目前為止的)表現來評判他的政績。」他說道。

「在現實當中,人們可能得在他卸任五年之後才能對他做出客觀的評判。」#

原文:In First 100 Days, Trump Reorganizes the Chess Board Against Chin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