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稅戰的背景下,今年3月的「兩會」上未通過的《民營經濟促進法》,4月30日才經中共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5月20日起實施。面臨中國外貿企業大面積停工、外貿轉內銷加劇內卷、民營企業大面積受損,中共這個號稱支持民營企業的新法律能否救急呢?
中共拋民營經濟促進法 毫不放鬆「黨管民企」引關注
共官媒發布的《民營經濟促進法》首次將「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所謂「兩個毫不動搖」是中共早在2002年就提出的口號,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二十多年來,人們看到的是,儘管民營企業支撐整體經濟,但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卻居於經濟主導地位,中共同時毫不放鬆對民企的控制。
新通過的《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二條即稱,「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確保民營經濟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第三十四條規定則聲稱在促進民營經濟工作中要發揮中共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云云。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表面上是立法保障,實質是加強黨對民營經濟的控制。當局還強調「黨的領導」與「政治方向正確」,顯示政策目的並非市場自由,而是政治導向,延續對民企的統戰邏輯。
大陸小企業主黃金秋對《大紀元》表示,官方強調所謂的公有經濟、非公有經濟「兩個不可動搖」,本來就是相互矛盾的。當年中共在毛澤東時代搞計劃經濟,導致大家都活不下去,中共為自己的政權續命才搞開放,中國才有了民營經濟,但將其稱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產物。
中共再臨生死存亡節點 關稅大戰下「立法」救急?
黃金秋表示,當前中共又面臨一個生死存亡的歷史重要節點,就是中美爆發關稅大戰,加上全世界民主國家對共產主義開始警惕,甚至是在圍堵中共,中國經濟陷入危機。
《民營經濟促進法》在今年3月的兩會上沒有通過,如今在美中關稅戰爆發這個時間正式出爐,引人關注。
美中關稅大戰處於僵持狀態。目前,美國對大部份中國商品加徵145%的關稅,中共則對美國商品加徵125%的報復性關稅。
公開報道顯示,中國外貿企業大面積停工,而外貿轉內銷則加劇內卷。
海運情報平台Linerlytica本周向客戶表示,中國出貨量極為疲弱,降幅高達50%。
中共國家統計局4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49,顯示製造業出現萎縮,且低於路透社調查的49.8預測中值。
中國民企數量在全國企業中佔比超過九成。截至2024年年底,民營企業數量已突破5,500萬戶,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鎮就業。
在外貿方面,中共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出口總額為3.58萬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出口2.32萬億美元,佔64.6%。
江蘇常州企業主白樺(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現在常州當地的企業已倒掉了90%,「我們這裏遍地是企業、工廠,勉強過吧。很多事情就是被那個小子(習近平)弄壞的,他甚麼都不懂,瞎搞。」
黃大衛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有明顯的「政策急救」意味,意圖在關稅戰與內卷背景下穩住民營企業。但市場信心建立靠的是制度保障與可預測性,而非政治表態式立法。
黃金秋認為,現在外貿訂單少了很多,下半年經濟可能會更差,現在推出《民營經濟促進法》,當局顯然是要增強企業的信心。但不算多大的利好,因為這個法律加入很多導向共產主義的內容,要保證甚麼政治方向,完全和市場經濟格格不入,會阻礙市場經濟,「我感覺像是給它加了一個鎖鏈,帶著鐐扣在跳舞」。
常州企業主白樺對《大紀元》表示,「最近政府來廠裏檢查說,你們現在能夠保證工資能夠發得出來,就是好企業。我心想,你們公務員一年錢拿著幾十萬(人民幣),拿得真舒服,老百姓都苦得要死。上面提倡全民創業,他們以為創業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白樺還順便揭露GDP造假問題,「以前地方政府到我們廠裏統計,他問:『你們增長多少?』我說:『甚麼?這年月還有增長?我們都倒退50%。』他說:『你不能這樣寫,你就說增長5%吧。』我說『這樣我會負法律責任』,他說『沒事』。」
陸媒「澎湃新聞」昨日發評論文章指責美國徵關稅,稱以對美出口業務為主的中國民營企業難免受波及,當局現今更要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
黃大衛表示,「澎湃新聞」將責任歸咎於美國,是典型的「外因轉移」,實際上,中國制度環境才是民企風險的最大來源。
「公平競爭」和禁「遠洋捕撈」被指空有條文
《民營經濟促進法》中單設「公平競爭」章節,規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依法平等進入」;並提及在政府資金安排、土地供應、排污指標、公共數據開放、資質許可等方面,涉及民營經濟的「依法平等」問題。
黃大衛表示,所謂公平競爭不太可能實現。雖然立法層面提到「依法平等」,但在實際操作中,地方保護主義、資源配置不均與紅色資本優勢仍然存在。「制度性不平等」才是核心問題。
在《民營經濟促進法》中也寫入「不得實施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罰款」「禁止為經濟利益等目的濫用職權實施異地執法」等規定,明顯指向近年引發民怨的公安異地趨利性執法問題(俗稱「遠洋捕撈」)。
黃大衛表示,書面禁止濫罰與異地執法,難以解決實際問題。其實中國的問題不是缺法律,而是「法治未至」。遠洋捕撈等濫權問題的根本,在於執法無透明監督、缺乏獨立司法,並非靠一條立法就能根除。
黃金秋說,中共這個法律條款的目的,的確是表示要解決民營企業被「遠洋捕撈」的現象,但公安和司法機關要異地辦案仍然有它的理由。他舉例說,中共過去就通過了一個《物權法》,但是這麼多年,很多地方黨委政府用公權力、司法的強力機關非法強拆老百姓的土地,強奪老百姓的財產,人們有保障物權嗎?沒有。
白樺也認為中共立法不能解決問題。他透露,當地有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家跳樓自殺了,他的企業並沒有虧損,贏利很好,在石油配件行業、在全世界還小有名氣。
「他父親在海南養老,把企業交給了兒子,做得特別優秀。也不知道哪個副區長、政府官員找他談話,硬說他給政府官員送了200萬,結果被搞得跳樓死掉了。辦喪事時,政府出動了好多人、便衣。」
共產黨不靠譜 民企如何自保?
黃金秋表示,現在中國的有錢人都跑到歐美國家去了,稍微有點資產的中產,可能跑到東南亞去了,除了中國經濟環境不太樂觀的原因之外,許多人認為中國司法沒有獨立,沒有保障人的安全。所以很多人一旦有了錢,就跑到一個能夠保證他安全的地方去,因此中國很多資金在流出。
白樺說,現在連江浙的老闆都開始躺平,其它地方可想而知。「為甚麼很多企業都跑出去了(國外),就是你共產黨不靠譜。」
黃大衛歸結認為,中國的民營企業家當下最好的保全方式是:減少對政府補貼與出口依賴、強化海外資產布局、維持財務透明與合規性,同時對政治風險保持高度警覺。#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