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可讀的書。文字優美、啟迪人心的佳作固然可讀,文字狗屁不通、思想八股、粗製濫造的某程度上更可讀:誰會寫這種書?為甚麼要寫?為何作者和出版商仍會出版?換言之,不同性質的書,反映的內涵各有不同,有問題的書所反映的社會情況和意識形態,有時不會少於傳世佳作。

在財力許可下,我甚麼書都會買一些。前幾天,在英國一間慈善二手店看到一本The Ladies. and Gentleman.s Model Letter Writer (女士先生書信範式) 的書,女士和先生的內容各佔一半,只賣3英鎊,不貴,便買回家細閱。在網上一找,不得了,這書出版於1870年代,距今已150年,原價一先令(shilling,1971年英鎊改行10進制後取消),約為今天10英鎊。

書中最後幾頁列出對王室、議員、教士的稱謂,性質類似中國的尺牘,然而觀乎書信內容,它不啻為維多利亞時期(1837-1901年)英國的小史,折射出當時英國社會生活的不同方面。例如「女士篇」佔全書一半,裏面講述舉辦派對、家庭聚會、請朋友代購物品、與異性約會等社交生活。從中不難看到女性入得廚房外,很多都出得廳堂。

我觀察到,書中收錄的書信,有時是一天來往幾次。如何做到?這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郵政系統,在倫敦的郵筒,每天收信多達12次。以當時的標準看,與即時通信沒有分別。

這麼有效率的系統,有利亦有弊。1906-1916年間任英國首相的阿斯奎,利用這個系統與情人通信,一日多達3次,書信之多最後結集成書。有評論認為他不務正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影響國政,最終首相之位由勞萊喬治取代。

鏡頭一轉,由激情的情信來到激情的文革。造成「一句頂一萬句」現象,林彪出力最大。1971年政變失敗,「林副主席」的文字全面消失,毛語錄有提及林彪之處也會塗黑。因此之故,我所珍藏的《林副主席語錄》今天便顯得彌足珍貴。

為了緊跟毛主席,林語錄的架構與毛語錄頗為相似,也有階級和階級鬥爭、敢於鬥爭敢於勝利、人民戰爭、人民軍隊等章節。新加了甚麼?「毛主席是當代無產階級最傑出的領袖,是當代最偉大的天才」、「毛澤東思想是當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頂峰」、「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一定要把毛澤東思想真正學到手」。書中內容非常愛國,例如「甚麼是最好的武器?不是飛機,不是大炮,不是坦克,不是原子彈,最好的武器是毛澤東思想。甚麼是最大的戰鬥力?最大的戰鬥力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是勇敢,不怕死。」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章節是解放軍的「四好連隊運動」 (努力學習好、愛護武器裝和一切公物好、消滅事故好、生產節約好、鍛鍊身體好)。相比之下,今天的「說好香港故事」便顯得空洞。參考「四好連隊運動」,香港或者可以推行「四好香港運動」,例如「國安法好,國安教育好,立法會高效好,反駁外國勢力好」,讓由治及興的招牌更明亮。◇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