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聯邦調查局長James Comey近日在IG分享了一張海灘貝殼照片,貝殼排列成數字「86 47」,並附上「Cool shell formation on my beach walk(海灘散步時發現的酷貝殼)」一句話。看似尋常的帖文旋即引發爭議,有人更將它解讀為暗殺川普的暗號。
原來在美國俚語中,「86」常被理解為「get rid of(擺脫、移除)」,而「47」則暗示第47任總統,即川普。儘管Comey已迅速刪除照片,並否認有煽動暴力意圖,但這場「貝殼密碼」風波仍未平息。為什麼「86」這個數字會有「移除」的意思呢?
確切的語源未有定論,但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指它來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餐飲業,主要是冷飲店的行話。據當時報紙專欄作家Walter Winchell所說,「86」這個暗語表示某項商品「全部賣光」。其時的餐飲業還有許多數字密碼:如「13」代表老闆在場,「81」表示一杯水,「95」則暗示顧客未付帳就離開。在講求效率的餐飲服務業,使用數字作為快速溝通的方法,也算合情合理。
隨着時間推移,「86」的意義也越來越寬。最初它只用作名詞或感嘆詞,指代缺貨的飲料或食品。到了1950年代,「86」開始變成動詞,意指「拒絕為某位顧客服務」,而在酒吧情景中,則暗示將醉酒鬧事的客人趕出去,例如說「eighty-six someone」。其後,「86」的動詞含義進一步延伸,還包含了取消計劃、丟棄物品等更廣泛的「移除」之意。
回到Comey照片爭議上,「86」固然暗指「移除川普」,而最正路的「移除」方法,則是通過彈劾而免去總統的職務,這是絕對合法的。如今有人解釋為「暗殺」密碼,又是否講得通呢?儘管Comey斷言否認這個意思,但《韋氏詞典》網站的確提到「殺害(to kill)」此一含義,只是沒正式收錄在詞典中,理由是這個詞義「相對較新,使用頻率也較低(due to its relative recency and sparseness of use)」。
即使用法罕見,《韋氏詞典》網站還是收錄了例句,來源是1991年《紐約時報》:
"I hate to see the guys always getting eighty-sixed," she said, using military jargon for killed in action. "Not fair.”
(「我不想看到那些傢伙總是被八十六,太不公平了。」她用表示「陣亡」的軍事術語說。 )
由此可見,把「86」詮釋為「殺害」也不能說是全然捕風捉影。以Comey這位前FBI局長的身分來說,若說他缺乏這方面的語言知識,也確實很難令人信服。
使用隱晦語言來傳達政治敏感訊息,並非現代社會的特例。我不禁想起在中國古代,也曾有許多巧妙的溝通方式,其中周公旦的故事就很有趣(我多年前在《蘋果日報》專欄也寫過)。《韓詩外傳》記載,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時,管叔蔡叔謀反,當時有客人想向周公進諫,勸他出兵平亂,但又擔心直言會惹來殺身之禍,便決定迂迴地向周公暗示。
這位客人故意站在門外,待周公詢問才說:「在外即言外,在內即言內,入乎將毋?」(在外面就說外面的話,在裏面就說裏面的話,進來嗎?)周公便請他進來。客人接着說:「立即言義,坐即言仁,坐乎將毋?」(站着就說義,坐下就說仁,坐下說嗎?)周公示意他坐下。客人坐下後說:「疾言則翕翕,徐言則不聞,言乎將毋?」(說得急了就囉嗦,說得慢了你又聽不見,說還是不說好呢?)
客人講到這裏,彷彿什麼也沒說,但聰慧的周公已從這層層疊疊的隱語中領會來者之意,便回答:「明白!」第二天,周公便果斷出兵,「八十六」了管叔蔡叔。
不論古今中外,在政治環境複雜的社會,有時候出於安全考量,或為了避免衝突,的確需要借助隱語來傳遞某些敏感訊息。James Comey跟周公的客人都在做類似的事,但相較起來,周公的客人就顯然比前FBI局長聰明和謹慎得多了。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