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PolyU CPCE)聯同企業員工福利及強積金顧問公司GUM,發表全港首個「香港僱員醫療保險指數」,涵蓋過去長達19年的數據,全面反映團體醫療保險的實際使用情況、費用及保費的趨勢,揭示即使費用走勢趨穩,但由於使用率急升,導致僱主醫保開支3年間累計急升達55%。

PolyU CPCE及GUM冀透過每季度更新指數,提高各界對醫保使用的認知,長遠更精明使用醫保,提升私營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減少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協助實現「全民健康」的社會目標。同時截斷因索償增加,導致長遠醫療成本增多及保費上升的循環。

香港僱員醫療保險指數由「使用指數」、「費用指數」及「保費指數」組成,涵蓋由2006年至2024年香港團體醫保市場數據,指數經過深入調研與優化後編製,經分析後得出三大核心發現,揭示團體醫療保險市場實況。

「使用指數」包含住院保障使用指數及門診使用指數,反映整體醫療使用及職場健康水平。分析指出,疫後醫療需求急升,門診使用指數在兩年間累計上升102%,顯示僱員對門診服務需求大增,主要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感冒個案激增所帶動,去年個案率按年升25%。住院率亦未回落至疫前水平。PolyU CPCE老齡化和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總監方玉輝醫生指出,解除口罩令後大眾免疫記憶減弱,加劇感染情況,反映僱員健康狀況值得關注。

其次,醫療通脹亦是重要議題。反映門診及住院保障費用的「費用指數」仍在高位,但走勢逐漸穩定。去年住院保障費用指數按年下跌6%至202,是四年來首次下跌,每宗手術平均住院保障開支回落至$21,851。門診費用指數則連跌兩年,去年進一步降至284,按年跌8%,每宗門診平均費用降至$533。平均醫療費用指數反映門診及住院費用增速似乎有所回落。GUM行政總裁蕭美鳳指出,費用回落與病毒疣治療及腸胃鏡等日間手術普及,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帶動普通科門診增加有關。儘管費用短期趨穩,但整體仍處高位,未來或再現升勢。

其三,保費持續上漲,綜合保費指數連升三年,累計升幅達55%,其中住院保障保費升幅尤為明顯,主要反映醫療使用率持續高企。PolyU CPCE院長阮博文指出,保險公司根據過往理賠經驗調整保費,使用率上升帶動成本增加,令團體醫保陷入高使用、高保費的惡性循環,長遠或削弱私營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增加公營醫療負擔。

香港僱員醫療保險指數委員孔于人指出,團體醫保保費急升正加重僱主負擔,建議透過更切合僱員需要的醫保計劃,結合健康教育與預防措施,有助控制保費升幅並提升企業成本效益。@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