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近日提出裁員,消息震撼了金融界,原因不是沒有銀行在裁員,而是裁員居然發生在恒生身上,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
去年恒生銀行公布全年業績時,壞賬率突然急劇上升,從 2.83% 飆升至逾 6%,再度創下近30年的最高紀錄,這反映出恒生銀行在管理上出現了重大問題。銀行管理層則試圖淡化此事,行政總裁施穎欣強調,不良貸款比率的上升對財務影響並不顯著。然而,這種說法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不良貸款率已顯著侵蝕了銀行的其它表現,包括資本率的下調。恒生銀行標準以下的貸款質量已增加至167億,而信貸損失的規模更是急增了17倍,這佔據了相當高的壞賬水準,顯示出壞賬問題的嚴重性,但管理層卻持續試圖掩蓋問題。
根據恒生銀行的公告,此次裁減的員工數量僅佔銀行核心業務員工總數的約 1%。截至去年年底,恒生的員工總數為6,982人,相比2020年的8,000人,減少了近1,000 人。
恒生銀行表示,此次的裁員是為了應對市場環境變化,進行業務檢討,並應用金融科技以優化重疊職能。我留意到,有報道提到,即使是可以留下的員工,亦需重新面試,這在去年滙豐銀行的業務重組裁員中也出現過類似情況。當時,一些董事總經理或經理級的高層管理人員也需重新面試以決定能否留下或被調配到其它部門,甚至可能需自願離職。
銀行普遍不希望裁員,因為這樣會對其形象造成負面影響,他們通常希望員工自願離職。過去幾年,恒生銀行很少進行裁員,因此這次的行動無疑對於員工的士氣會有很大打擊,相較之下,滙豐銀行則在這幾年間已有多次裁員。
根據消息,工商金融部門及後勤部門將受到較大影響。由於近兩三年樓市回落接近三成,工商金融部門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商業物業的價格下跌幅度可達 50% 或更多。這使得許多先前的貸款人無法承擔,導致破產和類似違約的情況,銀行面臨高數量的壞賬。
根據一些被裁員員工的透露,這次恒生銀行的裁員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形容是核心員工的百分之一。恒生銀行大概有7,000名員工,裁員人數可能約6、70人。儘管這個數字在絕對數量上並不算顯著,但恒生銀行長久以來並未進行過大規模裁員,因此這一消息在銀行界引發了極大的震動。也讓人開始討論,恒生的裁員是否意味著銀行業的裁員潮開始了。當然,這裏沒有水晶球,我並不想嚇到大家,每家銀行的狀況都不同。
不過,正如我去年就關注到的,恒生的壞賬率和不良貸款率正在迅速惡化。前一年約為2%,而現在已經突破了6%。這一現象顯然與商業房地產市場的崩潰,以及工業和商業物業價格大跌有關,直接影響了恒生銀行的不良貸款,甚至可能導致進一步增加準備。
我留意到,那些被裁減的6、70名員工中,大部份是中層人員,很多都有較長的服務年限,很多人在2000年後才入職,在恒生的年資普遍在10幾到20年。部份員工透露自己的薪水可能達到80至100萬元。還有朋友提到,作為銀行職員,他們大多數會在過去一段時間集中投資房地產,因為如果銀行涉及金融產品,往往要對上級匯報,這會相對麻煩,而購買房地產比較簡單,且銀行通常能夠提供優惠利率,借款比例可高達90%、95%甚至100%。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銀行員工的資產集中在房地產上。
然而,過去幾年大家都知道,房地產市場從高點回落近30%,更不要說商業物業價格的跌幅達到50%或60%。這批被裁減的恒生員工無疑將面臨財務困境,保住工作對他們以及個人財富的維護至關重要。一旦失業,面對的困境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背景下,恒生銀行的裁員行動時間顯得相當關鍵。恒生的半年業績項目將在短短個多月內報出。滙豐在4月公布的第一季業績顯示,預期信貸損失年增22%,達到 9億美元,顯示出經營狀況的顯著惡化。這9億美元的信貸損失中,包括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更是凸顯了壞賬問題。
在這樣一個不容樂觀的背景下,恒生也面對著信貸損失惡化的預期。隨著香港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創下新高,毫無疑問恒生銀行的半年業績亦會受到影響,信貸損失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並影響銀行的盈利狀況。這非但管理層所描述的「可控」範疇,而是將會真實反映出來。這些真實的數字必須報告給金管局,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恒生銀行公布裁員行動顯示了他們加強控制成本的決心,以安撫市場,但這明顯反映了半年業績的情況將會相當不理想。
香港目前面臨的最大擔憂,是銀行遭遇危機、股樓下跌、破產欠薪。雖然恒生和滙豐都有裁員行動,但並未全面反映整個銀行出問題。香港的銀行資本充足率仍為全球最高,預計不會再出現先前港基或東亞的擠提事件。可事實是壞賬水準是持續上升的,因此部份銀行可能不得不進行成本削減。
至於股市,今年的表現還不錯,本周二寧德時代在香港上市,是近年來最大的IPO。但身為香港人大多數資產都放在房地產,當前樓市相比高位已跌近30%,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關於破產,我留意到最近一些數字的出現,但主流媒體幾乎沒有報道。4月的個人破產案例為811宗,雖按年升近一成,但按月略有回落。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法庭發出的破產令達941宗,這已達到2020年來的最高水準。以月計算,急升了45%,按年也升近一成。
破產令通常由債權人或貸款方發出,是因為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因此這個數字的出現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目前的941宗已經超過過去幾年每年5、600宗的平均水準。此外,金記茶餐廳最近因經濟困境而申請了賠償金,這種情況極為不理想。
在許多社群媒體上,舊恒生員工分享的近況確實讓人感慨,亦反映出香港金融業的變化。以往,恒生銀行與港人保持密切的關係,員工福利相對友好,但近年來隨著滙豐銀行新管理層的任命,恒生銀行的傳統友善作風已經改變,這可能也是折射出香港的一個縮影。◇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