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8日,西班牙與葡萄牙突發大規模電力中斷,電力供應一度削減六成,堪稱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停電事件。兩國向來以可再生能源轉型為傲,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佔比高達四成,卻在這場危機中成為致命弱點。
事故發生後,歐洲社會開始重新審視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安全性,特別是對中國製太陽能設備依賴的風險。
目前,停電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初步訊息顯示,太陽能發電量突降導致系統自動啟動保護機制,加上鄰國法國電網異常,產生連鎖效應,引發區域性電網崩潰。但在能源技術高度依賴中國製零組件、尤其是逆變器的背景下,訊息安全與地緣風險亦成為國際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智能逆變器「遠端門戶」成安全破口
在這場危機中,一項技術設備成為安全討論的核心——太陽能的功率逆變器(power inverter)。這種設備負責將太陽能板所產生的直流電轉為交流電並輸送至電網,被譽為「太陽能系統的大腦」。
《日經亞洲》(Nikkei Asia)5月17日報道,目前歐洲市面上使用的逆變器多為中國製造,其中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為歐洲市場主要供應商之一,市佔率約三分之一。
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Power Europe)4月29日發表報告表示,智能逆變器具備遠端監控與控制功能,雖便於運行維修,卻成為訊息安全破口。報告模擬顯示,若有3GW(Gigawatt,十億瓦)容量的太陽能系統遭黑客攻擊,將足以重創歐洲電網穩定性。當前已有七家企業掌握超過10GW逆變器容量,一旦其中一家系統遭破壞,後果將不堪設想。
設於挪威奧斯陸(Oslo)的能源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副總裁巴克(Marius Bakke)警告:「透過逆變器對歐洲電力基礎設施的遠端存取,若遭黑客入侵,可能對整體電網造成嚴重衝擊。」
《日經》提到,歐盟執委會4月28日表示,將限制歐盟委員與華為有關聯的協會會晤後,華為隨即被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除名。目前有數名華為高層在布魯塞爾遭到調查,其中部份人甚至被正式起訴,原因涉及華為向歐盟議員行賄的指控。
去年,歐盟亦對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展開調查,質疑其不公平競爭做法。最終,兩家中國企業撤回在羅馬尼亞公共標案中的投標。
幽靈通訊裝置曝光 中國製設備遭質疑
安全疑慮不僅止於遠端控制功能。根據路透社5月14日報道,有些中國製造的逆變器裝置內部被發現安裝了來歷不明的通訊裝置。
該報道援引兩位未具名消息人士表示,美國能源官員正重新評估中國製設備可能構成的安全風險。據說,在部份中國製太陽能逆變器中發現了未列入產品文件的可疑通訊設備,而具體涉及多少設備則未予透露。
報道提到,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來自多家中國供應商的部份電池產品中,也同樣被發現隱藏未明列的通訊裝置。據路透社說法,這些裝置可能提供額外的、未經授權的通訊通道,從而繞過現有的防火牆保護機制。
儘管該報道未能完全獨立查證,但歐洲太陽能製造理事會(ESMC)已表達「高度關切」,並呼籲歐盟執委會儘速制定「資安工具箱」,以加強對逆變器與相關關鍵設備的檢測與防護標準。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向大紀元記者分析:「任何中國製造的設備,包括能源設施、監控設備等,都可能內建木馬程序,或具備收集機密數據的通訊設置。」他強調,「這不單是企業責任,更牽涉國家訊息安全體系的完整性。」
沈明室表示,中共過去已在海康威視(Hikvision Digital Tech.)監視器、人工智能平台如DeepSeek中植入通訊功能,甚至在浮標等海上設施中也存在傳輸機制。
他強調,「這些裝置不僅是商業風險,更牽涉國家安全。若任其傳輸敏感數據回中國,對整體國家安防將是一場慢性滲透。」
為何西方反應落後?能源領域防禦薄弱
對於歐洲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網安防禦相對薄弱,同屬該台灣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員王綉雯博士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西方最早是從華為在5G領域的攻城略地意識到中國的科技威脅,並進一步擴展至半導體領域。但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起初並未意識到中共同樣可能『搞鬼』。」
任職於院內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的王綉雯說道,中共早在2009-2010年歐債危機後即投入大量資金參與歐盟的清潔能源計劃,成為區域合作的一部份。「華為不僅參與5G,也很可能涉入太陽能研發專案,導致歐洲部份政界對其相對寬容。」
如今,西葡大停電與相關安全疑慮被公開,讓歐洲被迫面對中國製設備可能收集數據、甚至癱瘓基礎設施的風險。王綉雯認為:「這是5G之後,西方國家再次發現中國在設備中暗藏安全漏洞的明確證據。」
供應鏈高度集中 歐洲能源轉型受限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4年報告,中國目前掌握全球太陽能產業約80%的市場份額,而且供應速度已遠超全球需求,導致價格全面下滑。據統計,北京透過高額補貼與產業投資,讓太陽能板價格在十年間下跌80%,進而帶動全球太陽能市佔快速擴張。
法國新創企業HoloSolis公共事務主管德波特(Vincent Delporte)表示:「若缺乏推動歐洲製造與市場規範的配套措施,歐洲製太陽能模組將完全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
這也意味著,若中國供應中斷或出現政治風險,歐洲能源轉型恐瞬間受阻。巴克直言:「來自中國的光伏零組件供應問題,一直是歐洲能源安全的重要憂慮之一。」
歐美出台對策 專家:需全面檢查中製設備的潛在風險
歐美紛紛考慮出台對策。美國前新澤西州共和黨主席、現任州參議員斯坦哈特(Doug Steinhardt)說,最近發現的異常通訊裝置也暴露了美國基礎設施的安全漏洞。
斯坦哈特在聲明中強調:「我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絕不能讓能源系統、糧食供應或其它關鍵資產落入圖謀不軌者手中。」
路透社報道,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其它國家也認識到了能源安全所面臨的威脅。去年11月,立陶宛政府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中國遠程接入100千瓦以上的太陽能、風能和電池裝置。
在英國,據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對能源系統中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審查,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其中包括對逆變器的審查。
北約官員就此表示,北京控制成員國關鍵基礎設施(包括逆變器)的努力正在加強,北約必須確定戰略依賴,並採取措施減少這種依賴。
王綉雯認為,歐美現階段最務實的做法,是全面檢查現有基礎設施中中國製設備的潛在風險。「這些設備可能早已植入幽靈通訊模組或惡意程序,等待啟動時機。」她主張,歐洲應比照澳洲與美國,推動嚴格的技術檢驗與進口監控法規。
「中共是還沒證據就先認定別人有鬼,西方則是在發現證據後才全面調查。這樣的落差,是歐美必須及時補強的制度缺口。」王綉雯警告。
她也呼籲歐盟將調查結果透明公開,讓其它國家能嚴格審視其基礎設施是否潛藏類似風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