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水位下降,四川安岳書房壩水庫的20多個雕刻的佛像完整露出,引起外界關注。

紅星新聞報道,6月19日進行實地探訪。在佛濟寺摩崖造像現場看到,石獅和一塊巨石四周雕刻的20多個佛像在今年完整露出,「捧繡球」的石獅在水庫邊相視而坐,彷彿在對話一般,巨石四周的佛像各不相同,刻得栩栩如生。在地勢更高的崖壁上,還有部份常年可見的摩崖造像。

當地文保員(也是當地居民)鄧永福表示,自1974年水庫蓄水以來,佛濟寺被水淹沒的摩崖造像幾乎每年都會露出佛頭,連同地勢更低的石獅完整露出也出現過10多個年份,每年露出時間有兩三個月。2020年以來,有三年完整露出。而這一「水下佛國」在2020年被外界知曉後開始「走紅」。

2020年,書房壩水庫「水下佛國」之所以引發關注,源於羅漢寺、佛濟寺摩崖造像「重見天日」。

據76歲的鄧永福講述:書房壩水庫在1974年蓄水後,佛濟寺的一對石獅和一塊巨石上的摩崖造像便淹沒在水中。但幾乎每年枯水季節,摩崖造像的佛頭都會露出水面。遇到乾旱年份,被淹沒的摩崖造像會完整露出,地勢更低的一對石獅也會露出。

「(被淹的摩崖造像和石獅)有10多年完整露出過,每年露出兩三個月,漲水後又會被淹。」鄧永福還說,2020年以來,被淹的摩崖造像和石獅幾乎每年都會露出,其中有三年完整露出。因為近幾年受到外界關注,每年枯水季節,都會有遊客前來遊玩。

佛濟寺摩崖造像在2012年被確定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安岳石窟始於南北朝,盛於唐宋,現存230餘處10萬餘尊摩崖造像,享有「中國石刻之鄉」的美譽。

據安岳官方2020年發布的消息,書房壩水庫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匯水面積130多平方公里。水庫建成後,分布在水域邊上的佛像有的被淹沒在水中。其中,歷史悠久的聖燈寺被淹沒,數以千計的佛像溺於水中,羅漢寺、佛濟寺被部份淹沒。枯水季節常有佛像露出水面,有的則永遠藏於水下。

在此前,河南省鶴壁市一地也出現類似情況。

5月底,鶴壁市淇縣奪豐水庫水位下降,露出一處石洞。石窟洞壁四周布滿佛像,造型精細,栩栩如生,洞內還有較深的積水。

網民稱,這個洞為千佛洞,還有人來打卡。

5月31日,淇縣文物旅遊管理局工作人員稱,當地確實有這樣一個內部布滿佛像的石窟,好幾年前就被發現了。

據此前報道,該石窟平時被淹沒在水中,只有水庫水位下降才會顯露出來,石窟內部高2米左右,一面石壁正中間是一尊主佛,石窟內壁四周密密麻麻雕刻著很多小佛像,但是由於佛洞常年被淹沒在水下,洞內的佛像已被腐蝕,不少佛像的首部和手部已消失不見。

據淇縣發布消息,前嘴石窟,開鑿於東魏時期,千百年來一直藏匿於人跡罕至的峭壁之上,上世紀中期又因奪豐水庫的修建沉沒水中。#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