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中,香港樓市各大板塊表現分化,未來走勢將主要受利率走向及政策影響。
綜合本地房地產顧問意見,整體來看:下半年住宅市場跌勢有望逐步穩定,成交量亦緩慢回升;寫字樓仍處調整期,空置率高企,租金及售價持續受壓。零售物業方面,受港元強勢及北上消費影響,本地消費力外流,復甦步伐放緩;投資物業則呈現結構轉型趨勢,學生住宿成為新興熱點,酒店買賣亦見活躍。
住宅初穩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香港物業報告2025》,全港私人住宅各類單位的售價指數自2021年9月創下歷史高位398.1後持續下跌。2021年全年平均指數為392.7,其後分別為2022年的369.7、2023年的337.4,以及2024年的298.7。至2025年,按月指數繼續低位徘徊,近數月分別錄得287.2、285.6、284.7及285.7。
成交量方面,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5月全港錄得1,607宗私宅買賣登記,按月上升4%。主要因發展商針對壓抑已久的購買需求,採取具吸引力的定價策略,帶動一手市場回暖。
而利率回落成為重要誘因,截至6月19日,一個月HIBOR報0.54厘,按揭利率進一步跌至1.84%,跌穿2厘,低於一般租金回報率,出現「供樓平過租樓」情況,吸引不少剛性需求買家入市。
所謂剛性需求,是指無論樓市升跌、價格高低都難以延遲的購買需要,例如新婚家庭、生育後需要更大空間、因學區而搬屋的家庭,以及希望穩定自住的人士。這類買家往往是樓市低迷時最早回暖的一群。
香港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指出,目前本港約有17,500個一手單位未售,供應壓力仍大,未來18個月更預計有逾30,000個新盤推出,發展商或需持續折讓促銷,以致樓價仍受壓,預期全年樓價最多再跌3%。
高盛則預測香港樓市將於2025年觸底,2026年及2027年分別回升3%及4%;仲量聯行則預料全年樓價仍有最多5%的下行空間。
在二手市場方面,買家傾向選購新盤,加上部份業主為求套現,願意降價出售收租物業,尤其是維修成本高昂的舊樓,樓價短期亦面對下行壓力。
至於租金表現,4月差估署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93.7,按月升0.31%,連升五個月,按年升3.64%,首四個月累計升幅為0.62%。
受惠於外來人才流入及人口連續三年上升,租金升幅跑贏樓價,部份屋苑回報率更達4.5%以上。根據差估署數據,2024年12月住宅租金按年升幅為3.3%,萊坊預期2025年全年租金將升3%至5%。在銀行定存利率僅1至2厘的背景下,租金回報更具吸引力,吸引部份以收租為目的的投資者重新入市。
寫字樓續寒
相比住宅市場開始見底回穩,香港寫字樓市場仍處於寒冬期。截至2024年底,整體寫字樓空置率升至16.3%,其中甲級、乙級及丙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分別為17.4%、15.6%及11.0%;各區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則介乎11.5%至17.7%。
在供應過剩與需求疲弱夾擊下,租金與售價雙雙受壓。與2023年第四季相比,2024年第四季寫字樓售價下跌22.6%,其中甲級、乙級和丙級分別下跌24.5%、19.5%和19.7%;全年交投量亦減少7%。
寫字樓租金方面,2024年全年下跌5.0%,其中甲級、乙級及丙級分別錄得4.8%、5.2%和5.3%的跌幅。
儘管目前香港IPO活動活躍,有138家公司正在審批中,其中18家待上市、29家已完成上市,並累計集資額達770億港元,但這些IPO活動未能為低迷的寫字樓市場帶來實質提振。即使部份公司在港設立業務,亦難以扭轉供過於求的局面。金融市場的活躍度並未有效帶動寫字樓買賣與租賃需求,導致整體租金仍持續下調。
在香港各區中,九龍區寫字樓市場表現最為疲弱,租賃需求零散、成交冷清,空置率依然高企。萊坊預測,該區2025年租金將再下跌9%至11%。主因是九龍區的主要租戶來自製造、貿易及物流業。
隨著香港喪失「轉口港」地位,這些行業的需求明顯減弱。根據2025年3月《香港統計月刊》報告,港口貨櫃總吞吐量持續下滑。同時,會計、法律及建築工程等專業服務行業亦見式微,加上中美貿易前景不明,市場整體情緒仍然偏向保守。
然而,要真正見底,關鍵在於租金止跌。萊坊預計2025年全年租金仍將再跌5%至10%。現時寫字樓供應仍多,市場預計要到2027年供應減少後,情況才會逐步改善。
零售困局持續
香港零售市場困局持續,零售樓宇表現疲弱。根據差估署數據,2024年底私人商業樓宇空置率達11.8%;以2023年第四季與2024年第四季相比,零售樓宇售價下跌18.2%,同期租金亦錄得6.5%的跌幅。市場氣氛未見明顯改善。
萊坊指出,2025年前四個月,香港零售總銷售額按年下跌5.6%。在港元偏強、北上消費持續的背景下,本地零售業備受壓力。
雖然港府積極推動「香港旅遊2.0」,但該政策被批評淪為口號,實質成效有限,旅遊業對零售業的帶動亦未如預期。同時,住宅負資產創下22年新高,市民傾向節省開支,進一步抑制本地消費。此外,電商平台持續擴張,壓縮了傳統實體店的空間需求。整體而言,香港零售市場復甦進度緩慢,預料2025年零售租賃市場將大致維持穩定。
投資物業尋轉型
在投資市場方面,截至2025年首五個月,成交金額逾1億元的大型物業總投資額約為140億元,與去年相若,但成交宗數則按年減少約7%。當中以寫字樓最受關注,佔整體超過一半,主要受折讓盤及銀主盤吸引用家入市。
酒店及服務式住宅成交顯著上升,佔整體約兩成,按年增長超過四倍,房地產顧問認為,主要受惠於吸引非本地生及「高才通」政策帶動住宿需求。展望下半年,學生宿舍等教育資產有望成為市場新投資焦點,隨著港府鼓勵改建酒店轉型,以及若國際學生數量上升。
復甦關鍵在利率與政策
香港樓市現正處於底部調整階段。未來樓市走勢將視乎美國減息步伐及本地經濟恢復情況而定。若下半年美國如預期開始減息,加上本地人口回升及政策支持,有望為市場注入穩定因素。雖然短期內仍可能出現波動,但隨着供求逐步趨於平衡,樓市有望逐步回穩。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利率變化及政策走向,才能抓住機會。@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