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貴州有一普通百姓叫謝有毅,夫婦倆勤勞謹慎,能耐超過他人,一人做事頂兩人,勞作常常超過其他農民的一倍,因此富家都爭著僱用他們。夫婦倆三十多年中,靠著流汗苦幹積累得工錢二百餘貫(一貫一千個銅錢,即一千文錢)。他們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叫謝恭,次子叫謝順,兩個兒子都已成年,於是每人分給一百餘貫錢,幫他們買田娶妻,耕種自食其力。

長子謝恭侍奉父母極為孝順,謹慎看守田園。而次子謝順每日飲酒賭博,幾年後,自己所分得的那一份田,只剩下一半;又輕信老婆挑撥兄弟關係的話,天天大罵哥哥。無奈父母一向溺愛小兒子,並不斥責他忤逆哥哥的錯誤,也不教導他尊敬兄長的道理。謝順強行侵佔哥哥的土地,不遵從父母當初分家的規定,父母也沒有為老大出聲,任憑他訴訟兄長多年。官員也認為這些田土爭執是小事,不審訊判決。後來謝有毅夫婦相繼病死,老二謝順更加橫蠻無理,任意胡為,頻頻攻擊告訐哥哥謝恭。

有一天,謝恭在路上遇到黃二,黃二手裏拿著一筐鮮菌。謝恭的腿向來很弱,步履艱難,慢慢前行。黃二越過他先走了,當黃二走過謝順家門口時,問他們買不買鮮菌?謝順妻子見菌子肥嫩可愛,就高興地買了下來,撿摘洗淨,烹煮好放在桌子上。正當他們舉起筷子想吃時,看見謝恭進了家門,就急忙將炒熟的菌藏起來,唯恐謝恭見此佳餚,也想共享。

謝恭說:「我見到黃二帶著鮮菌來了。先前我走到石橋上時,見人們已經將菌採完了。我因腿有病,便坐下來稍事休息;見到草中有熱氣象煙一樣,騰騰冒出來,土中的泥彎彎扭扭,那是黃二採過菌的位置。忽然間我看到就在那地方冒起幾百根白菌來,因為覺得很異常,就走近用手撥開它仔細觀看,看見有一條黑尾巴的蛇盤曲著在旁邊,張口吐著流涎,涎沫結成晶。我看見黃二來過這裏,但帶著空竹筐離去了,莫非是弟弟家買了他的鮮菌嗎?應當趕快將它們丟掉。」

謝順的妻子聽到他說的話,就把插在頭上的銀簪放入熟菌中一試,果然呈黑色;又用白蒜燈草試下,也是呈黑色,於是把菌都倒在地上,用土掩埋起來。謝順夫婦都齊口向他道謝。

又過了幾天,謝恭到田間,戴著斗笠耕田鋤草,看見路邊有一古樹,一條大蛇懸在樹枝之間,一會兒蛇跌落在地上,蛇體宛轉盤旋變成一隻大鱉。當時有一打魚人經過,就抓住它,拿到市上去賣。謝恭想弟弟常貪吃海鮮,如果看見了必定要買。就急忙趕到謝順家,見到釜中(古代一種用來蒸煮食物的鍋子,銅製或陶製的)有個東西,重疊像一個珠子似的。謝恭覺得異常,謝順見了也為之毛骨悚然。

謝恭問這是甚麼東西,謝順回答說是鱉。謝恭說:「這鱉不能吃。我親眼看見這隻鱉是蛇化成的,吃了它恐怕會沒命。不如先切一塊,讓雞和犬來試吃一下。」謝順的妻子喚狗來吃,結果狗嚎叫而死,雞啄後仆倒在地,立刻化為血水。

謝順說:「花底鶯聲逐雁影(注一)!現在後悔不及了。」兄弟倆在院子裏哭泣,謝順跪在謝恭面前說:「我得平安,都是哥哥給我再生的恩德。兩次救我危命,心難圖報。兄長如此愛弟弟,難道弟弟我是木偶人嗎?一般的至交,也未必有能有如此的關切呵。兄弟在家裏能和睦相處,父母黃泉之下也得安寧。我後悔當初對哥哥興起訟案,現在是撤回案件的時候了。」從此兄弟倆就和好如初了。

--
注一:隋朝時有一家人,四兄弟同住,人人和睦相處。後來鬧饑荒,其中有一人的妻子勸丈夫把家產分了,他們的日子會好過一些。但丈夫沒聽自己老婆的話,妻子就偷偷地把門前兩棵樹上鳥巢裏的小鳥互相調換了,等母鳥回到巢裏,發現不是自己的孩子,兩邊的鳥兒便互相鬥著、叫著,亂作一團。這婦人就放出話來,說:「天下要亂了,連禽鳥都不相容,我們得分家了,才可躲過荒年呀!」兄弟四人聽了這種謠言,便真的分了家。婦人的丈夫後來才知曉這是妻子的陰謀,便趕緊將兄弟們找回來,哭著說明了事情真相,兄弟們又和好如初,並親密無間地又同住到一起。

後來有一對兄弟也因分家而爭上公堂,太守調查後,知道是各自的妻子起了讒言,而破壞了他們兄弟間的感情,便判詩說:「只緣花底鶯聲巧,逐使天邊雁影分。」那對兄弟,見到這首詩便幡然醒悟了。#

資料來源:《咫聞錄》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