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共總理李克強前年被官方宣布突發心臟病離世,但留下重重疑團,其死亡被疑與內鬥有關。周四(7月3日)是他70歲冥誕,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大篇幅刊文讚揚李克強,但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官網卻在發表此文後刪文,分析認為或涉中共派系鬥爭。

中共最大黨媒《人民日報》3日在6版刊登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撰寫的紀念文章,從保黨角度吹捧李克強。

文章在開頭首先說明,這是「按照黨中央關於已故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誕辰紀念活動有關規定」刊發。

這篇紀念文章描述了李克強生平簡歷,並指李克強「帶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等。

文章也提到,2023年3月李克強「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擁護和支援習中央領導,還形容李克強「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云云。

但奇怪的是,網民發現,作為中央期刊的《求是》網站發布的李克強70周年冥誕文章已經被刪除,顯示404,求是網的搜索中也無法找到這篇文章。大紀元記者查證屬實。(超連結)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黨媒發文紀念黨國領導人僅70周年的冥誕,可謂是前所未有,這也讓更多人聯想猜測李克強的真實死因。特別是最近盛傳習近平大權旁落,又是在北戴河會議、四中全會前夕之際,可能這篇文章的發表,本身涉及派系鬥爭。

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作者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是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前幾年他也曾在黨媒發表疑似暗批習的文章。

曲青山2021年12月曾在《人民日報》發文讚揚所謂「改革開放」,九提鄧小平、提及江、胡,卻未提習近平。

自由亞洲電台當時引述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的話表示,此文不提習近平,可能只想集中探討「改革開放」歷史,但也可能藉此暗示習近平對「改革開放」沒有貢獻,表達對習近平背離「鄧小平路線」的不滿。

按官方資料,李克強1955年7月3日生於合肥,與現任中共黨魁習近平拍檔,擔任兩屆總理。2023年10月27日,已卸任總理職務、人在上海的李克強因突發心臟病死亡,終年68歲。他是中共建政以來離任年紀最輕、離世最早的總理。有人質疑他是直接或間接死於中共內鬥。

李克強任內不時傳出「習李不和」。特別是李克強在2020年的兩會記者會說出中國6億人月收入不過千元的實情,讓習近平後來宣布中國全面脫貧顯得缺乏說服力。

2023年2月底,即將退休的李克強在發展改革委講話,喊出「人在幹,天在看,看來是蒼天有眼啊」。2023年3月人大會議上,李克強作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會議散場時,習李只有一兩秒握手和目不對視。這些後來都被觀察人士認為佐證李克強死因可疑。

2023年10月30日,新華社老記者顧萬明在網上發出公開信《查清李克強死因,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把矛頭指向了中共中央。公開信要求解剖李克強遺體,還指黨內有野心家、陰謀家,等。

2025年2月9日,獨立評論人蔡慎坤在其社交平台X帳號披露,顧萬明公開質疑李克強死因付出慘重代價,不僅被判刑一年,還失去了退休待遇。

李克強去世後,在他的安徽故居周邊,一度出現民眾自發悼念他的「花海」,但不久便被清除。去年清明節,多名網民表示,合肥紅星路李克強故居在清明期間戒備森嚴,警察多到令人連拍照片都不敢拍。

就中共黨媒刊文紀念李克強,有海外網民在社交平台X留言說:「這是政治風向標,風向變了。看來10月份真有大事。」「好像局勢有點變了?」

獨立評論人杜政6月26日在台灣《上報》撰文表示,北京一位頗有知名度的反習政治老人傳來一句話,大意是要大家靜待一下,秋天有變,到10月可見眉目。此外,一位已故退休高級軍官之子說「最近北京官場一直很異常」,但不便多說。杜政認為,這兩句話如同政治暗語,和近期的種種政治傳言有所呼應。

獨立評論人蔡慎坤周四(7月3日)在社交平台X上發帖評論:「去世的正國級國務院總理逢十紀念是慣例,按說應該開一個座談會,但現在看並沒有這樣的安排,單純發一篇紀念文章,並不意味著政局大變,也不意味著李克強的死因會有新的說法,對他的評價也如同兩年前一樣。」

他還指出一點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方,就是《人民日報》連早逝的人也不放過,在結尾部份特別強調紀念李克強就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習中央周圍。#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