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看似明智的省錢習慣,後來卻發現悄悄地掏空了人們的錢包。從批量購買到名牌護膚品,人們很容易被看似省錢或名氣所誘惑,最終卻過度消費。
以下是Gobankingrate整理的理財專家認為最令人吃驚的「省錢」陷阱,專家們也在探索如何調整生活習慣,實現持久省錢。
1. 浪費的批量購買
批量購買看起來合乎情理,因為花更少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然而,加州Commonwealth Strategy Advisors創辦人兼理財顧問卡萊布·伍德-達格特(Caleb Wood-Dagget)指出,很多人在這方面浪費錢卻沒有意識到。
「以折扣價購買大量同一款商品看起來不錯,但如果其中一半過期或閒置不用,那麼實際上你並沒有省下甚麼。」他說, 「你最終只會慢慢地浪費錢,而不是一次性全部浪費。」
InsuranceProviders.com網站的梅蘭妮·穆森(Melanie Musson)補充,你不能僅僅因為某樣東西是大包裝,就認為它更便宜。
穆森說,你需要考慮單價,並與小包裝價格進行比較。
2. 奢華護膚品和高端電子產品
高端品牌承諾採用優質成份或尖端功能,但有時價格實惠的替代品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穆森指出,「沒有神奇的護膚配方,護膚品通常有很多相同成份。如果比較一瓶100美元的面霜和一瓶10美元的面霜,發現它們的成份相同,那麼可以確信效果是一樣的,但選擇更便宜的那瓶會省很多錢。」
3. 廉價航空的「優惠」可能並不省錢
乘坐廉價航空公司的航班感覺很划算,但加上隱藏費用並不省錢。
邁阿密大學商學院教授米歇爾·弗蘭克(Michele Frank)表示:「雖然廉價航空公司確實提供較低的票價,但他們可能會收取選座費、餐飲費、隨身行李和打印登機牌的費用。」
這些費用累積起來,可能會導致旅客失去他們自以為獲得的「折扣」。
弗蘭克還表示,廉價航空公司通常飛機數量較少,航線較少,而且每周只在特定日期飛行。這意味著,如果航班被取消,可能幾天都無法搭乘其他航班,如果這意味著不得不在酒店多住幾天,會讓行程增加數百美元,因此將這些費用考慮在內非常重要。
4. 用信用卡支付不必要的消費
高息貸款會悄悄抬高成本。一個常見的陷阱是,每月無法全額還清貸款,最終產生的利息會超過任何直接收益。
消費者和省錢專家安德里亞·沃羅赫(Andrea Woroch)表示,「如果計劃購買一筆大額商品,但沒有足夠的現金,可以尋找大型商店提供的0%貸款優惠,或者可以尋找一張提供0%年利率和現金獎勵的新信用卡來幫助還清欠款,但請確保能在0%利率促銷期結束前還清。」
5. 選擇名牌產品
非品牌食品、藥品和家居用品通常質量與名牌產品相當,但價格卻低得多。
沃羅赫表示,「例如,堅持使用非品牌,您可以節省30%的非處方藥費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要求非品牌藥(包括非處方藥)的療效和安全性與名牌藥一樣,而且價格要便宜得多。」
6. 未充份利用的無限流量套餐
無限流量可能讓人感覺安心,但如果每月用量很少超過15GB,那麼可能就多付了錢。Mint Mobile的報告顯示,76%的美國人使用無限流量套餐,但其中63%的人每月用不到15GB。
WhistleOut的一項研究發現,平均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在過度的無線流量套餐上浪費了1500美元。
「這可能是因為,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和零售商提供免費Wi-Fi連接,許多消費者現在在家中、辦公室甚至在旅途中都使用Wi-Fi。」沃羅赫說道,「檢查一下您的實際流量,看看您當前供應商是否提供了滿足您需求的套餐,這樣您就不會再在每月賬單上浪費錢了。」#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