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一定嚇出一身冷汗,因為以色列對伊朗進行了為期12天的空中轟炸和特種作戰行動,摧毀了伊朗的防空系統,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掃清了道路。「午夜之錘行動」所使用的導彈是美軍歷時15年潛心研發武器的最終成果,其中包括 GBU-57大規模殺傷性穿甲彈,這種武器可深入地下近300呎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
眾所周知,德黑蘭是平壤的盟友,北韓也依靠數以百計的地下掩體研製核武器。但是,金正恩也在爭分奪秒地確保其不斷擴大的陸基核導彈武庫的安全,為此他建立了一支海基「二次打擊」(second strike)核力量,部署在有防禦能力的海軍 「堡壘」(bastion)中,以威懾任何針對其陸基核力量的「首次打擊」(first strike)。
當然,北韓已經與伊朗大不相同。特朗普總統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選擇在伊朗即將研發出第一批核武器時打擊其核武器計劃。相比之下,北韓早已過了這個階段,因為此前歷屆美國政府都未能通過政治經濟制裁策略,迫使北韓進行核裁軍。
顯而易見,北韓拒絕核裁軍,關鍵在於中共政權一貫支持平壤核武器和導彈研發,現在北韓很可能還得到俄羅斯的支持,而華盛頓及其盟國未能及時阻止北韓的這些軍事發展。
其結果是,在過去20年中,北韓陸續「製造」出了液體燃料和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簡稱ICBM)、液體燃料和固體燃料中程導彈、遠程陸上和海上發射的陸上攻擊巡航導彈以及戰術核無人潛航器等。
為了保護這些力量,北韓目前正在建造核導彈潛艇和戰艦,以實施與中國類似的親潛「堡壘」海軍戰略(pro-submarine bastion naval strategy),而中共可能是平壤導彈、潛艇和戰艦等高端技術的主要來源。
親潛堡壘海軍戰略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由已故蘇聯海軍上將戈爾什科夫(Sergei Gorshkov)提出。他在缺乏航空母艦的情況下,利用大西洋科拉半島(Kola Peninsula)和太平洋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附近的有利地理位置,用核動力攻擊潛艇、導彈戰艦和陸基導彈轟炸機為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實施附近區域保護。
這最終是戈爾什科夫說服以陸軍軍官為主的蘇聯軍事領導層資助其海軍的戰略;而在中國,毛時代之後的中共高層一直希望擁有一支全面的核動力海軍。
中共政權很可能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實施其支持SSBN核潛艇堡壘戰略,當時它開始計劃建造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並決定這些潛艇需要在海南島附近的深海水域(超過16,000呎)建立南海艦隊基地,從而開始了中共逐步控制南海的積極行動。
中共軍隊目前實際控制著西沙島鏈的二十多個島嶼基地,其中包括位於永興島(Woody Island)的大型防空導彈-海軍基地,形成了環繞海南島的第一防禦圈,南面還有南沙島鏈的三個大型防空導彈-海軍基地,形成了第二防禦圈,以確保南海艦隊SSBN核潛艇的安全。
今年5月中旬,美國國防情報局(the U.S.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DIA)估計,到2035年,中共可能擁有132枚潛射彈道導彈(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簡稱SLBM),或多達11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假設目前每艘SSBN核潛艇裝載12枚潛射彈道導彈)。
因此,中共軍隊海軍很可能一直在尋求第二個防禦SSBN核潛艇的堡壘地區,因為台灣和日本環繞著其東海艦隊,而北海艦隊只能進入相對較淺(200~300呎)的黃海。
2003年中東海灣戰爭後,中共很可能決定首先幫助北韓成為洲際彈道導彈大國,然後再提供援助,幫助平壤獲得二次打擊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及其保護手段。金正恩曾宣布打算在2021年底建造核潛艇。
在2011年4月15日的平壤閱兵式上,中國向北韓提供的洲際彈道導彈項目被曝光,其中包括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簡稱CASC)的16輪運輸起豎發射裝置(transporter-erector-launcher,簡稱TEL)運載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模型。2024年10月31日,「華城-19」號火箭發射成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固體燃料移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由世界上最大的22輪運輸-起豎-發射裝置運載,顯然也是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設計的。
中共在幫助北韓建造新的核動力和核導彈潛艇方面可能扮演的角色,很可能源於平壤製造其第一艘大型非核動力但配備核導彈的潛艇(SSK)的計劃,按照計劃該潛艇於2023年9月下水。
這艘SSK潛艇的直徑約為22呎。儘管如此,它仍然是北韓在中國建造的033型柴電動力攻擊潛艇基礎上進行的激進的10枚垂直發射導彈改裝型,外形很像中國海軍以前的031型SSK潛艇,而後者是在部份建造於20世紀50年代的前蘇聯629項目「高爾夫」(Golf)SSK潛艇基礎上改裝的。
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韓通過一家日本貿易公司購買了多達12艘未投入使用的前蘇聯「高爾夫-II」SSK潛艇,這使得中國或俄羅斯的工程師(或兩者兼有)有可能為北韓的SSK潛艇以及隨後的核動力導彈潛艇提供了幫助。
今年3月8日,北韓國家媒體發布了金正恩在造船廠走過大型圓柱形船體部份的圖片,並將其描述為「核動力戰略導彈潛艇」。
美國著名潛艇專家薩頓(H.I. Sutton)在3月8日的網誌中估計這艘潛艇的直徑為12.5米(41呎),而南韓漢陽大學專家文敬植(Moon Keun-Sik)估計這艘核導彈潛艇的排水量為6,000至7,000噸。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第一代092型SSBN核潛艇的排水量約為8,000噸,而蘇聯第一代667項目「揚基」(Yankee)號SSBN核潛艇的排水量為7,000至9,000噸。
中共政權長期以來一直奉行改變其出售給流氓國家的戰略核武器和常規武器設計的戰略。因此,如果北韓的SSBN核潛艇看上去更像是受蘇聯啟發而設計的,那麼中共提供大部份設計協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中共和俄羅斯不太可能向北韓提供最先進的核潛艇靜音技術,這意味著金正恩將不得不密切關注並保護他的SSBN核潛艇堡壘戰略。
2024年12月底,金正恩在訪問一家造船廠時透露了他保護SSBN核潛艇和SSK潛艇的意圖,並為一艘接近完工的5,000噸級驅逐艦(DDG)揭幕。隨後,金正恩在4月25日舉行的儀式上宣布該驅逐艦完工並服役。
金正恩的DDG驅逐艦被命名為「崔賢」(Choe Hyon)號,裝備多達98枚導彈,其中包括10枚大型垂直發射彈道導彈、4至8枚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均可配備核武器)、1枚新型垂直發射魚雷反潛導彈以及中短程防空導彈。
這艘DDG驅逐艦配備了看似先進的有源電子掃瞄陣列雷達和先進的電子戰防禦系統,很可能具備擊落攻擊型反艦導彈的能力。
第二艘DDG驅逐艦在5月21日的下水儀式上發生側翻,雖然令金正恩感到尷尬,但這艘受損的驅逐艦很快就被修復,並於6月13日舉行了正式下水儀式。
目前北韓正在建造更多的堡壘保護艦。金正恩在4月25日的講話中說道:「當然,我們明年也將建造這一級別的戰鬥艦艇,我們計劃儘快建造作戰能力更強的大型巡洋艦和各種護衛艦。」
金正恩為其SSBN核潛艇和SSK潛艇建造防禦堡壘,這一做法將主要有利於中共政權,預計中共將向北韓出售先進的海底安裝感應器,以進一步保護這些堡壘。此外,中共可能會迫使俄羅斯向北韓出售現代化噴氣式戰鬥機,以加強這些地區的防空能力。
北韓在相對較淺的黃海海域建立堡壘,將為中國北方艦隊的潛艇提供一個額外的藏身之處,同時還可以嘗試向東海更深的水域突圍。
但是,位於北韓東北海岸外的北韓堡壘可通往水深超過10,000呎的水域,可能為北韓和中共的SSBN核潛艇提供一個防禦堡壘區,從而縮短中共潛射彈道導彈攻擊美國目標的飛行時間,增加躲避美國「金穹」(Golden Dome)導彈防禦系統的機會。
金正恩現在肯定為美國和以色列摧毀伊朗核基地而寢食難安。不過,美國及其盟國在考慮如何拆除金正恩的SSBN核潛艇堡壘的同時,還必須採取行動制止中共和俄羅斯對北韓核武庫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持。#
作者簡介:
里克·費希爾(Rick Fisher)是總部位於維珍尼亞州的美國知名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的高級研究員。
原文:North Korea’s Chinese Nuclear Naval Bastion Strateg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