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振動帶(rumble strip)是一種用來提醒駕駛人注意路況的設施,在全球各地的公路上都看得到。但在阿聯酋(又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東部的一條「音樂公路」上,它們卻可以在車輛通行時演奏世界名曲《歡樂頌》(Ode to Joy),讓人耳目一新。

據美聯社7月4日報道,在富查伊拉(Fujairah)的E84高速公路的進城路段,有一段將近1公里長的音樂公路。只要車輛行駛在最右側車道,路面就會響起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第9號交響曲》(Symphony No. 9)中的知名片段《歡樂頌》,也就是歐盟的官方歌曲。

這項名為「音樂之街」(Street of Music)的藝術項目由富查伊拉美術學院(Fujairah Fine Arts Academy)與地方政府合作完成,旨在結合藝術與日常生活,並藉由這種方式推廣藝術文化。

該學院主任赫費提(Ali Obaid Al Hefaiti)表示,駕駛者若以每小時大約100公里的速度通過,《歡樂頌》的旋律會最精準。

這條音樂公路已經在社交媒體上走紅,吸引遊客前往這個濱臨阿曼灣(Gulf of Oman)的地方拍照和打卡。

人們發現,駕駛者在進城時會放慢車速,以感受這條音樂公路。而站在路邊的路人也能感受到同樣的效果,儘管車速很快也是如此。

這種音樂公路的概念並非全球首創,但赫費提相信,這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條音樂公路,它將古典音樂帶入日常生活並「提高人們對藝術文化重要性的認識」。

至於為甚麼阿聯酋的美術學校會選擇18世紀的歐洲作曲家來代表富查伊拉,赫費提說,他一直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文化。

音樂公路的基本原理

據巴林媒體《海灣內幕》(Gulf Insider)報道,路面振動帶的間距和深度決定了音高和節奏,使路面能夠「演奏」出清晰可辨的旋律。在這個案例中就是《歡樂頌》。

這項技術是基於振動物理學,輪胎產生的頻率與音符相對應,取決於振動帶之間的距離。

除了上述的推廣藝術文化之外,音樂公路還有幾個目的,其中包括作為吸引遊客的觀光景點、增進交通安全和身份認同。在某些國家,這種公路的設計是為了鼓勵駕駛人保持安全和穩定的速度,以獲得最佳的音樂效果,從而減少超速或疲勞駕駛造成的事故。

《大紀元》此前報道,這種會唱歌的公路最早由丹麥藝術家於1995年所設計,名為Asphaltophone,它經由在路面上設置一連串凸起小點,讓車輛開過時產生震動,以發出特定頻率的聲音。

後來日本工程師開發出另一種發出聲音的方法。他們在路面上挖出不同深度和間距的橫向溝槽,並加以適當安排,當車輛以固定的速度通過時,輪胎與溝槽摩擦而產生的震動,就可以發出樂音,而且是一首有高低音的完整樂曲。#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