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壓力與不健康的飲食可能會損害血管,導致血管變硬變脆,增加中風風險,但一些常見的食材就可以挽救血管。台灣中醫世家懷生堂第五代傳人張維鈞,在「健康1+1」節目中介紹降血脂、活血的「蕎麥山楂粥」,形容為「完美的組合」。
蕎麥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護血管免受自由基攻擊,保持血管彈性,還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張醫師說,蕎麥中的一種類黃酮叫「盧丁」,可以改善血管的脆性,對靜脈曲張等血管發炎問題也有幫助。此外蕎麥含有煙鹼酸(維他命B3),也有助降血脂。
山楂也富含類黃酮等抗氧化物,有助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而且可以擴張血管、預防血栓以及保護心臟。
蕎麥山楂粥
藥材:蕎麥五錢(0.65oz)、丹參二錢(0.26oz)、三七一錢(0.13oz)、山楂二錢(0.26oz)
做法:
1、將丹參、三七、山楂沖洗乾淨,鍋中加入三碗水(約24oz),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約20分鐘,煮至剩下約八分水量,濾出藥汁備用。
2、將蕎麥洗淨,加入約2碗水煮約20分鐘,最後將藥汁倒入蕎麥粥中攪拌。
張醫師建議,煮好後的蕎麥粥可以連蕎麥食用,也可只喝湯水,同樣有效。膽固醇較高的人,可兩、三天吃一次作為保養。食用兩、三個月後可抽血檢查,若膽固醇降低,可改為常吃蕎麥飯、蕎麥麵或泡蕎麥茶保養。蕎麥茶的做法是將蕎麥放入保溫杯,直接用熱水沖泡半小時後飲用。
丹參是一種鼠尾草屬植物的根,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材。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被廣泛用於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臨床試驗發現,缺血性中風患者在發病三十天內服用三七提取物和少量阿司匹林,效果比單獨服用阿司匹林好,無論神經功能和日常活動能力都有更大改善。
適合食用蕎麥山楂粥的人,包括:
- 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人群
- 喜歡油炸、高油脂、重口味食物、零食的人
- 腸胃蠕動不好的人,因蕎麥高纖維可促進腸道健康、幫助排便
- 吃飽飯食物停留在胃裏很久、大便特別臭的人,因山楂可增加胃酸分泌、幫助消化
不適合或須小心食用蕎麥山楂粥的人群,包括:
- 脾胃比較虛弱或虛寒的人,他們容易腹脹、消化不良、吃冷食容易腹瀉,這類人不適合一次吃大量蕎麥,因為蕎麥高纖維,會加重腸胃負擔。這類人如使用上述藥膳方,可在藥材中再加入三錢(0.4oz)白朮以改善消化,每次少量服用。有研究發現,含有山楂和白朮的中藥膠囊有助消化,可改善餐後不適症狀。
- 胃酸過多或胃潰瘍患者,因為山楂的酸性會刺激胃黏膜,使胃部更不適。這類人可以單獨服用蕎麥。
- 孕婦在懷孕早期需避免大量使用山楂,因其有活血作用。
此外,空腹時不適合吃山楂,最好飯後吃,以免酸性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適。
低血壓也有中風風險
高血壓是中風的危險因素,但張醫師特別提醒,即使血壓不高甚至偏低,亦有中風風險。
他提到,有些吃素或飲食清淡、血壓很低的人也會中風,很多都是因為血管缺乏滋潤和營養而硬化脆化。他建議攝取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Omega-3以及維他命、礦物質的食材,有助維持血管的彈性。
壓力太大易中風
另一個要小心的中風原因是壓力,因壓力會產生過多自由基攻擊血管,同時也容易產生血栓,堵塞血管引發中風。
一項納入32個國家上萬名患者的研究發現,相較於沒有家庭壓力的人,有嚴重或長期家庭壓力的人,發生中風的可能性約為兩倍。相較於沒有工作壓力的人,有嚴重或長期工作壓力的人發生中風的可能性約為2.7倍。 經歷過兩件或以上壓力性生活事件(例如喪偶、離婚)的人,相較於沒有經歷壓力性生活事件的人,發生中風的可能性高出約31%。另一方面,對於生活、工作的掌控感較高,則會降低中風的風險。
文章指出,慢性壓力可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血管內皮功能障礙,並促使喝酒、久坐不動等不健康的行為,從而加劇中風風險。
張醫師建議,在壓力較大的時候可以通過適度運動來放鬆心情、減少血栓。
這種肩頸痛是中風前兆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留心自己身體的狀況,一些看似細小的不適可能就是中風的預警。張醫師表示,一個很多人忽視的症狀是肩頸痛,中風前兆的肩頸痛跟普通的肌肉酸痛有些不同。
肌肉酸痛的肩頸痛通常有兩種:
(1)只有一邊很僵硬,通常是姿勢不正確導致的;
(2)整個肩膀脖子感覺很沉重疲倦,而不是僵硬,通常是太累了。
中風前兆的肩頸痛:
感覺像被一個東西壓住,或像背著一個人、頂著一顆大石頭,甚至整個背部快要炸開的感覺。
張醫師表示,如果出現上述的脖子緊張僵硬的感覺就要提高警惕,同時留意自己是否有其它的中風早期症狀,包括:
- 手指或嘴唇稍微麻麻的;
- 喝水很容易嗆到;
- 覺得特別健忘;
- 臉部發熱、耳朵發紅;
- 臉部一側或手腳突然無力、麻木、失去感覺,舉雙手時,一邊舉不高或比較無力;
- 微笑時一邊的嘴角下垂不對稱,臉歪;
- 突然說話講不清楚、困難、不流利;
- 突然聽不太懂別人在說甚麼;
- 眼睛視力突然減退、模糊,甚至眼前一黑;
- 突然頭暈,走路不穩或有失去平衡、協調的感覺;
- 特定類型的頭痛,例如後腦痛、偏頭痛,或突然劇烈到想吐甚至意識不清的頭痛。
上述的症狀,有時只持續幾分鐘或一兩個小時就過去,很多人會不以為意,但這反而要小心。這些輕微或短暫的警訊被稱為「小中風」,又稱為「暫時性的腦缺血」,可能是即將發生更嚴重中風的預兆。@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