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升溫之際,7月8日,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播出一段特朗普在去年募款餐會中曾私下警告習近平勿入侵台灣的講話錄音。特朗普說,「我和中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同樣的話。我說,如果你們動台灣,我會把北京炸得稀巴爛。他覺得我瘋了,說『你要炸北京?』我說,我別無選擇,我有麻煩了,我們會炸北京。」特朗普描述,當時習近平並不完全相信他的話,「他大概只信10%的可能性,而這10%已經足夠了。事實上,5%的可能性也夠讓他們有所顧忌。」

大家知道,拜登在任內曾五度表態不排除動用武力防衛台灣,他的表態在美國多屆總統中極罕見,但似乎沒明顯效果,中共對台軍事施壓仍持續升高,甚至繞台軍演常態化了。同時,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混亂撤軍中的失敗表現、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等,都使美國的戰略威懾能力大打折扣。

在特朗普看來,這不是因為美國國家實力出了問題。舉例而言,特朗普一直聲稱,普京不敢在他任內入侵烏克蘭。在上述的那段錄音中,也有所披露:特朗普說 「我和普京總統進行過一次非常強硬的對話,他明白了。我不打算透露對話的詳細內容,因為沒有人必須知道那些細節。但我可以告訴你,這(入侵烏克蘭)絕對不會發生。我不想多說,但他們害怕我嗎?我猜是的。」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我們無法斷言如果特朗普2021年連任總統就一定不會爆發俄烏戰爭;但是,特朗普的強硬風格、不按常理出牌、令人難以琢磨的決策等等,

這些都增加了特朗普的威懾力,普京應該更小心得多。

例如,2014年俄羅斯閃電般吞併克里米亞後,俄烏之間的軍事衝突就沒停過,當時的奧巴馬政府也支持烏克蘭,力度卻極有限,「波羅申科向奧巴馬請求武器,但只得到了毯子」。特朗普上任後大不一樣,批准向烏克蘭出售致命武器,包括「標槍」反坦克武器。而且,普京和特朗普有多次直接接觸,特朗普在人際互動中給普京的影響,也不應忽視。

再說拜登。雖然,俄烏戰爭爆發前,美方情報準確判斷俄羅斯將入侵烏克蘭,拜登也多次向普京表示,如果入侵烏克蘭,西方國家將果斷、迅速地採取應對措施,給俄羅斯帶來廣泛痛苦,並削弱其在全球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拜登又多次強調美軍現在和將來都不會進入烏克蘭與俄軍作戰。或許,拜登是想表達他的真誠,可從威懾角度看,仗還沒打就把底牌先亮出來,這怎麼能有效遏制戰爭的爆發呢?

無論是與奧巴馬比較,還是與拜登比較,特朗普的不可預測性確實大大增強了威懾效果。

大家知道,威懾不是虛張聲勢,而是以實力為基礎,意志強大,讓人不可置疑。對此,特朗普深知,並且運用在施政中。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逆轉了奧巴馬政府削減軍費的做法,致力於打造最強大的軍隊威懾敵手。再次執政,在聯邦政府忙「瘦身」之際,特朗普卻提議2026財年將國防開支增加13%,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約為3.5%。史無前例的巨額軍費,支撐美軍同步推進多個武器升級項目,包括新一代主力戰艦建造、第六代戰鬥機F—47採購、「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集體更新換代,以及建造下一代國土導彈防禦系統「金穹」等等。如此凌厲的軍備姿勢,先聲奪人,中共不敢輕易與美搞全面軍備競賽。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敦促盟友共擔責任、提高軍費開支,並已取得重大進展。6月的北約海牙峰會上,成員國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將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5%(目前約為2%),其中每年至少3.5%用於核心國防開支,1.5%用於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防衛網絡及強化國防產業基礎等領域。

下一步,美方將敦促印太地區的盟友提升國防預算。在亞太主要盟國中,澳洲的國防支出僅略高於GDP的2%;日本今年為1.8%,計劃於2027年提升至2%;南韓今年為2.32%。6月26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表示,「如果我們在歐洲的盟友與北約盟友能做到,我相信我們在亞太地區的盟友與朋友也同樣能做到」,並稱相關的具體討論將由特朗普總統親自說明。這將對中共構成直接的壓力,重塑其軍事戰略環境。

如果說,以上還屬於實力展示;那麼,6月22日,美國空軍和海軍突然襲擊伊朗三處核設施,這就是特朗普意志的展示,運用軍力意志的展示,擊中了中共的敏感神經。

其實,特朗普早在第一任期,在與習近平的互動中,就已經展示了其意志。2017年4月,特朗普上任之初,習近平即來海湖莊園會晤。兩人共進國宴時,特朗普側身向習說:我們剛剛轟炸並摧毀了敘利亞的機場,這些機場被用來對敘利亞人民進行化學武器攻擊。這是我們的紅線。他們越過了,我們摧毀了他們。習近平看著特朗普說:再說一次?!特朗普又重複地說了一次,然後翻譯又重複地翻譯了一次。之後習近平又說:再重說一次?!那時候特朗普請他吃了朱古力蛋糕。特朗普說他們的晚宴進行得很棒。

結合上述,我們再來看特朗普對習近平說「如果你們動台灣,我會把北京炸得稀巴爛」這段話,就不會覺得突兀和不可思議,而會感到這符合特朗普的風格,不是編造出個一個段子,而是特朗普對習近平的一個心理攻勢。

制止中共發動台海戰爭,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最大挑戰之一。特朗普的首選之策,是「上兵伐謀」和「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就成功運用威懾戰略。特朗普在第二次就職演講中所說,「正如2017年那樣,我們將再次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我們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僅是我們贏得的戰鬥,還有我們結束的戰爭,或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從未捲入的戰爭。」也是這個思路。

CNN播出一段特朗普在去年募款餐會中曾私下警告習近平勿入侵台灣的講話錄音,或許只是一個新聞行為;但是,對中共而言,卻是最嚴厲的警告。

《大紀元》首發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