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給我1,000美元和一份講稿,讓我談論我所在領域的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同一天晚些時候,我看到我所在的空間裏有多人在談論這個問題,用詞和腔調幾乎一模一樣。
我自認不是一個有特別影響力的人。在我的餐廳、牧場和我的個人社交平台上,我大概總共影響了10萬人。但這個提議讓我感到驚訝,也讓我產生了疑問:我們每個人真的擁有自己的思想嗎?
我們都會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人。我們吸收他們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又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想法,形成了一個反饋循環。
但是,當黑錢甚至可以影響那些微型影響力人物,讓他們說出非常具體的話時,我們還能相信誰呢?誰的話才是真實可信的呢?我們一直深信不疑的觀點又是從何而來呢?
我相信,真正擁有自己思想的人並不會被簡單地歸類。他們在細膩的差別之處掙扎搏鬥。他們難以全然地站在單一立場。他們有時不可避免地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因為真正的思考是充滿活力的。
很多時候,當我在Instagram的評論中,甚至在這個專欄通過一篇文章與人交流時,感覺就像我在對著談話要點在說話。在這些人的話裏,我看不到好奇心。我感覺他們讀完標題就沒有興趣再讀下去了,甚至沒有讀完說明性文字。他們的留言只有一種反應,通常是因為我說的話觸及了他們從未真正質疑過的根深蒂固的信念。
我是一個言論自由至上主義者(free speech maximalist)。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被允許說出自己的想法,無論想法是好的、壞的,還是美的、醜的。但我也相信我們需要辨別力。在這個越來越數碼化、越來越被精心策劃、越來越表演化的世界裏,我們需要辨別出誰還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真正的真實是罕見的。我認為我們的靈魂正在渴望它。
我沒有一個漂亮、簡潔的答案,但我確實認為我們需要捫心自問:我們究竟在消費甚麼?
這種消費究竟是在滋養我們、擴展我們、挑戰我們,還是在麻木我們、操縱我們、分化我們?
調查表明,美國成年人平均每天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超過兩小時。也就是說,一周超過15個小時。有些人利用這些時間放鬆,有些人利用這些時間思考,有些人利用這些時間爭論。但我們有多少次停下來問自己:我真的相信這些社媒訊息嗎?還是我所屬的社會群體促使我相信這些呢?
我們需要有不同意見,這是很重要的。保持好奇心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傾聽是為了理解,而不僅僅是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在網上散布不友善的言論太容易了,不要忘記了,屏幕的另一端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當我從洛杉磯的素食廚師轉變為德薩斯州的牧牛人時,你可以想像到我當時遭遇的反彈和強烈反應。有些人希望我和我的孩子受到傷害。我的臉皮很厚,抗壓能力很強,這已經不再困擾我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感情豐富意志堅強。我們需要記住這一點。
所以我要在這裏呼籲:
• 尋找不合群、有個性的聲音。
• 尋找那些在某些事情上同意你的觀點,但在另一些事情上挑戰你觀點的人。
• 要保持好奇心。
• 寬容地對待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想法。
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不同的肉身,裏面裝著各異的靈魂,這是上帝的一小部份,在向你投射一些東西。
沒有立場之分。沒有左右之分。我們都應該站在人性的一邊,站在轉變的一邊,站在上帝的一邊。
關於如何重拾我們的思想,我沒有滿足所有人的答案,但我知道這一點:我正在努力減少消費,增加創造。最近,在一個播客節目中,主持人說:「你要麼在創造內容,要麼在消費內容。」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們要麼在世界上創造美好的東西,要麼消費別人創造的東西。
所以,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更美麗的世界吧。
讓我們減少消費。讓我們尊重自己的思想。讓我們為周圍的人留出空間,讓他們有與我們不同的想法。#
作者簡介:Mollie Engelhart是一名再生型農業從業者和牧場主,致力於糧食主權、土壤再生,並積極推廣自耕自足和自給自足的家庭農耕知識教育。
原文:Do We Own Our Own Mind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