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今日(21日)發表一項調查結果,指在受訪的無戴眼鏡的小學生中,有兩成視力檢測不合格。另外,協會以本港數據及外國研究推算,現時初小學童日後或出現13,000宗深近視,可致逾4,600宗病理性近視性黃斑病變個案。協會促政府「超前部署」,包括全面落實近視管理框架、將眼軸長度檢查納入學童保健服務計劃,並推行全港小學到校視力篩查計劃等。

協會去年到小學為710名學童篩查視力,結果發現整體有兩成未有配戴眼鏡的學生,其視力檢測不合格。

協會分析認為,上述學童或未有參加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接受視力測試,錯失及早識別視力問題的機會。即使有參加,部份家長或未意識到學童保健視力測試不合格的意義,沒有及時帶子女作進一步評估。

協會指出,本港約40%的6至8歲兒童出現近視。除遺傳外,環境因素如閱讀、寫作和使用電子屏幕等近距離用眼活動是近視的重要成因。

協會表示,近視達500度或以上被視為深近視,會增加視網膜脫落、病理性近視性黃斑病變及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等眼疾風險。香港理工大學一項研究指,近八成深近視學童出現視網膜變異。近視會降低學習能力、限制職業選擇。

協會參考香港中文大學2023年發表的一項有關6至8歲本港學童的近視研究,以及2017年發表的歐洲研究,以眼軸長度作推算,現時6-8歲學童日後或出現逾13,291宗深近視,可引致4,647宗病理性近視性黃斑病變、3,735宗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及425宗視網膜脫落個案。

協會表示,國際近年以眼軸長度作為近視管理最新指標。香港兒童眼睛健康政策建議工作小組副主席李一婷博士指,部份兒童眼軸較正常長,導致光線不能聚焦在視網膜上,引致近視。眼軸每增加1毫米,近視加深約300度。眼軸愈長,視網膜會變薄,增加視網膜裂孔,甚至脫落的風險。眼軸長度達26.5毫米或以上為視網膜變異顯著風險因素。

協會表示,部份家長誤以為待子女長大後接受激光矯視手術可解決近視問題,但激光矯視只能改變角膜孤度,令影像落在視網膜上,無法改變眼軸長度,視網膜一旦被拉扯變薄,則無法復原,更錯失控制近視的黃金機會。

協會向政府提交「香港兒童眼睛健康政策建議書」,促政府「超前部署」,從五大方面著手,儘早延緩兒童近視加深,包括推行全港小學到校視力篩查計劃、學童保健服務計劃納入眼軸長度數據及檢查;制度化公共眼科護理、推動全港兒童全面眼科檢查;加強公營醫療系統眼科醫護人員及視光師之間的協作;確保低收入家庭兒童能獲得視力矯正、近視干預及合適診斷服務;推行全港近視預防宣傳等。@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